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NLR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selleckLR)、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2例。术前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免p53 immunohistochemistry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查阅术前最后1次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NLR。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5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3年随访期间生存17例(预后良好组),死亡35例(死亡组)。预后良好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FIGO分期、组织学低分化比例、有腹水比例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术后化疗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组织学更多分化程度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前NLR、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NLR、D二聚体单独和联合检测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均P<0.01);其中NLR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03),灵敏度最高。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NLR、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应注意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分化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