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已被证实会对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造成不利影响。为评估微塑料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以球等鞭金藻为研究对象,探讨微藻对不同浓度和粒径的聚苯乙烯塑料颗粒的生理学响应。本课题选用3种浓度(10^8 item/L、10^6 item/L、10^4 item/L)和3种粒径(10μm、1μm、0.1μm)的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对球等鞭金藻进行为期一周的暴露实验,定期取样测量微藻的藻细胞密度、细胞表面特征、生化组成、光合色素含量、光和荧光参数、氧化和抗氧化水平等有关指标的变化,探究不同浓度和粒径lung viral infection的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对海洋微藻的毒理作用,并研究微藻的在微(纳米)塑料暴露下的响应,阐明微(纳米)塑料对生长性能、光能合成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0μm微塑料处理组的球等鞭金藻其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及氧化损伤水平与抗氧化酶活性等在不同浓度下有极显著的差异;当微塑料环境浓度为10^8item/L时,不同粒径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也可观察到极显著差异。在高浓度(10^8item/L)暴露下,粒径为10μm的处理组的球等鞭金藻其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及氧化损伤水平与抗氧化酶活性等与1μm、0Ipatasertib.1μm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微塑料浓度为10^6item/L时的差异水平有大幅度放缓,而在最低浓寻找更多度的10^4 item/L下,10μm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与1μm、0.1μm处理组的差异有进一步的抹平,甚至存在几个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而1μm和0.1μm处理组之间以及二者分别于空白对照组的部分参数与有差异但不显著,且粒径更小的0.1μm处理组的差异更小。结果表明,微塑料的粒径和浓度会对微藻的生理生态产生交互作用,微塑料对微藻生理生化的影响存在尺寸效应和剂量效应,且粒径和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实验证明,微塑料的粒径和浓度会对微藻的生理生态产生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