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法在急性腹痛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急性腹痛是EGFR抑制剂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就诊患者病因复杂多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本文介绍了五步法在急诊医生接诊急性腹痛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探讨五步法在急性腹痛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借鉴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专家默塔夫的安全诊断策略,建立急性腹痛病鉴别诊断的五步法,对3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不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筛查急性腹痛的病因,总结五步法在急性腹痛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腹痛住院selleckchem STM2457患者,选择未采用五步法的2017年9月-2017年12月的急性腹痛住院患者为常规组;选择实行五步法的2018年9月-2018年12月的急性腹痛住院患者为五步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诊断准确率、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等临床资料。结果:3例以不典型腹痛就诊的“狼疮相关假性肠梗阻(Lupus-related pseudo-intestinal obstruction,SLE相关IPO)、肾动脉梗死(acute renal infarction,ARI)、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MAE)”的病例Coroners and medical examiners,按照五步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别历时1.25h、1.25h、1.5h,让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的诊疗。五步组住院患者的平均急诊停留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在诊断准确率上五步组高于常规组,且平均住院天数均比常规组短,平均住院费用更少,患者治疗效果(转归)较常规组改善。结论:借鉴莫塔教授临床5自问自答思维法的经验建立的五步法,应用于急性腹痛鉴别诊断腹痛病因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把控急性腹痛的诊断方向,并形成系统化的诊断思维模式,快速而准确的做出临床诊断,提高急性腹痛诊断成功率和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