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CP-456773使用方法要聚焦于设计、合成发光性能良好的卟啉类配体及其非贵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GSK2118436纯度部分:长链烷氧基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本文合成了两种meso-四[4-(烷氧基)苯基]-卟啉,将其分别与廉价过渡金属离子(Ni~(2+)、Cu~(2+)、Zn~(2+))和稀土金属离子Yb~(3+)配位,并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相对量子产率进行测试。由光学测试结果发现,金属配合物较相应配体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均有不同程度上的蓝移。金属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几乎没有变化。配体的相对量子产率大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于传统的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的量子产率因配位金属不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第二部分:含氧类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本文合成了用二苯并呋喃代替卟啉母核上的一个吡咯环形成的3种类卟啉配体,并与Ni~(2+)、Cu~(2+)、Zn~(2+)配位,合成了9种金属配合物,分别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相对量子产率测试。从光学测试结果发现,配体及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能量最低峰位置比结构类似的卟啉类大环有红移,荧光发射能量最低峰位置也比相似结构的大环有红移。与金属配位后,锌配合物相对量子产率比配体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镍和铜的配合物则几乎没有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