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基于文献检索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和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中搜集了近10年以中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分析了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药规律。材料与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和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中从2011年-2020年公开发表相关医学文献涉及学术期刊的临床研究。关键词选“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检索、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对文献信息进行汇总与基础分析、经过基础数据整理后使用SPSS25.0软件对药物的频次、药物性味归经,等多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检索文献过程中,根据检索关键词共获取723篇,然后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获取符合标准文献170篇。通过数据整理得出涉及药物共计187味、其中药物出现频次排在第一位是黄芪、出现150次、使用频率为88.23%、频次出现≥30次的药物合计有21味依次为丹参出现107次、山药出现105次、生地黄出现87次、山茱萸出现85次、茯苓出现83次、川芎出现59次、泽泻出现57次、大黄出现54次、白术出现49次、熟地黄出现46次、当归出现43次、党参出现40次、麦冬出现39次、红花出现39次、水蛭出现33次、葛根出现30次、地龙出现30次、桃仁出现30次、丹皮出现30次、枸杞子出现30次、共使用了1076次。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分别为62.9%、61.77%、51%、18%、50%、4selleckchem Ipatasertib2.82%、34.71%、33.53%、31.77%、28.82%、27.06%、25.29%、23.53%mycobacteria pathology、22.94%、22.94%、19.41%、17.65%、17.65%、17.65%、17.65%、17.65%。2.针对每一种药物的药味,药性,归经进行研究。2.1药味统计中发现甘味药、苦味药、辛Z-IETD-FMK体内味药的频率相对比较高;而咸味药的使用次数较低、应用较少。2.2从药性统计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寒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极为广泛。温性药、平性药使用频次中等,热性药、凉性药应用较少。2.3按归经统计、从高到低的统计频率分别为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太阴脾经、太阴肺经、少阴心经、阳明胃经。3.治疗分类最高频次为补虚药、频次757次。补虚药中主要为补气药物、补阴药物次之。结论:1.根据药物频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中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常用的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山药,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川芎,泽泻。2.由四性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治疗本病药性最常见的是寒性。3.由五味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最常见的是甘味,苦味,辛味。4.归经结果表明,药物归经最常见的是归肝经,肾经。5.治疗药物分类结果得出最用的是补虚类药,补虚类药物最常用的是补气药,补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