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元气血理论探讨补中益气汤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制研究

目的:在肾元与气血理论指导下,以应激反应的病理生理为基础,建立家兔DVT动物模型以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补中益气汤的术后应用对老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与阐述其中、西医机制,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干预途径。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已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拟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纳入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组患者手术结束6小时后开始服用补中益气汤,一日一剂,连服七天;对照组患者服用安慰剂,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至术前一天、术后12小时起均给予依诺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术后连续七天。术后第七天,使用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血栓的筛查,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COR、CRP、ET-1、D-D表达水平: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第二部分(动物研究):选择老龄家兔48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DVT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家兔均通过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及术后屈髋屈膝位石膏固定的方式建立DVT模型。术后,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1.8ml/kg、3.6ml/kg、7.2ml/kg的补中益气汤灌胃,连续7天;DVT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给予3.6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天;除空白对照组、DVT模型组外,其它四组家兔均于术后每天给予360IU/kg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7天。术后第7天,对六组家兔行患肢静脉彩超检查,记录各组DVT发生率;取股静脉组织,进行HE切片染色后观察股静脉内腔及内皮组织等镜下病理变化,并送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细胞器变化;ELISA 法检测血清 COR、ALD、TNF-α、IL-6、ET-1、NO、Fib、D-D水平;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 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初始纳入病例77例,排除17例,剔除3例,最终有57例患者进入数据分析,其中中药组28例,对照组29例,患者年龄62-85岁。(1)影像学检测:术后第7天,中药组有1人发现患肢肌间血栓,DVT发生率为3.6%;对照组有8人发现DVT,DVT发生率为27.6%;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生物学检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术前COR、CRP、ET-1、D-D血浆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的COR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OR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genetic architecture组相比,中药组COR水平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CRP水平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T-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ET-1水平的降低具寻找更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D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D-D水平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不良反应:中药组在各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1)影像学检测:补中益气汤中、高剂量组术后7天DVT发生率分别为0、12.5%,较DVT模型组发生率(7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学检测:HE染色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脱落,管腔内可见血栓及散在白细胞:中、高剂量组管壁厚薄较均匀,内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管腔内未见明显血栓,偶见不溶性纤维蛋白。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向管腔突起,细胞核多处凹陷,线粒体严重肿胀,嵴缺失,粗面内质网中度扩张、潴留;中剂量组内皮细胞、线粒体无明显肿胀,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3)生物学检测:术后7天血清标志物检测:与模型组比,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COR、ALD、TNF-α、IL-6、ET-1、Fib、D-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OR、ALD、TNF-α、IL-6、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NO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补中益气汤中、高剂量组ALD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与模型组比,补中益selleckchem Q-VD-Oph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的TLR4mRNA、MyD88mRNA、NF-κB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的TLR4mRNA、MyD88mRNA、NF-κB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与模型组比,补中益气汤中、高剂量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MyD8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补中益气汤中、高剂量组的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中益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术后应用能够降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DVT发生率,可能与调控术后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反应水平、缓解内皮损伤以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2.补中益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老龄家兔骨折模型的下肢DVT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减轻术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从而保护了内皮功能,以及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这也与中医减少湿热内积热结,减轻脉络损伤,从而使气血畅行理论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