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新辅助化疗后达到bpCR患者腋窝淋巴结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98例cT_(1-3)N_(1-3)M_0新辅助化疗后达到bpCR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确认细节,根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apCR组(109例)和non-apCR组(89例)。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的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apCR联合预测模型列线图并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在纳入198例新辅助化疗患者中,apCR率为55.1%(109/198)。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的疗效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部位、AR、EGFR、CK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53、分子分型、初始T、N分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Y-188011小鼠多因素分析显示P53、分子分型及初始T、N分期是影响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构建apCR联合预测模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P<0.05),同时校准度曲线也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达到bpCR的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疗效主要与P53表达、分子分型及初始T、N分期有关;P53表达、分子分型及初始T、N分期可以作为新辅助化primary human hepatocyte疗后腋窝淋巴结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于预测apCR具有较好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