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隐孢子虫糖蛋白GP900的亚细胞定位及分泌特性研究

微小隐孢子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顶复门寄生虫,其具有结构特殊的分Berzosertib说明书泌型细胞器(例如: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这些细胞器在虫体入侵过程中将其内容物释放,其中微线体在顶复门寄生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GP900蛋白作为一个具有单个跨膜结构域的粘蛋白样糖蛋白,前期被文献报道为微线体蛋白,且在分泌的过程中由微线体转移到子孢子表面并释放形成滑行轨迹。但是,目前有关该蛋白转移到子孢子表面和释放的生物学过程仍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GP900蛋白是否作为跨膜蛋白锚定在子孢子表面的质膜上,或其是否在子孢子释放到表膜之前就已被切割。本研究制备了两种抗GP900蛋白的抗体,一种是针对跨膜区N端的小鼠单克隆抗体(GP900-N),一种是针对跨膜区C端的兔多克隆抗体(GP900-C),用于区分完整的蛋白和切割后的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方法验证GP900蛋白在子孢子和不同胞内发育阶段的定位情况及GP900蛋白的分泌切割情况,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GP900蛋白的分泌情况。微小隐孢子虫GP90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发现:两种抗GP900蛋白的抗体均能标记未脱囊和脱囊后的子孢子的顶端区域,但在脱囊和入侵进入分泌途径中,只有抗GP900-N(不是抗GP900-C)能标记脱囊子孢子的表膜和滑行子孢子的滑行轨迹,且两种抗GP900蛋白的抗体都能标记细胞内无性生殖阶段的成熟和未成熟的裂殖子,但不能标记配母细胞和配子细胞。同时,只有抗GP900-N(不是抗GP900-C)能够识别子孢子和细胞内寄生虫分泌到培养基中的GP900蛋白。综上所述,GP900蛋白存在于子孢子和细胞内裂BAY 73-4506价格殖体的微线体上,但不存在于有性阶段。在从子孢子微线体上分泌出来的过程中,该蛋白被切割释放其胞内部分,在其转移到细胞biomarkers definition外之前切割已完成。基于GP900蛋白的分子特征,包括具有简单的N和C连接的糖基化和缺乏必需黏附结构域,以及GP900蛋白作为未锚定到寄生虫质膜的切割蛋白分泌的事实,推测GP900蛋白在子孢子滑行、入侵和细胞内发育过程中可能起润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