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析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repeat biopsy性休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院内病例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诊断分类,辩证病例患者的中医证型。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另一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42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共检出病原菌51株。革兰阴性菌39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10株,主要为肺炎链球菌。真菌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各1株。42例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进行归类,可分为痰热壅肺证23例,气阴两虚证11例,痰湿阻滞证8例。三类患者selleck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分别为100%、71.79%、69.23%和58.97%,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分别为23.08%、17.95%、5.13%。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分别为100.00%、80.00%、60.00%、70.00%、60.00%和60.00%,未产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IACS-010759研究购买药株。42例患者血清SOD水平为(5.14±0.86)U/mL,MDA为(8.46±1.21)mmol/L,LPO为(21.52±2.63)μmol/L,CPIS评分为(9.21±1.49)分,血清MDA、LPO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SOD水平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细菌清除率为80.95%,机械通气时间为(9.48±1.83)d,住院时间为(24.90±3.16)d,一般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38%(11/21),细菌清除率为47.62%(10/21),机械通气时间为(11.67±1.56)d,住院时间为(30.95±2.71)d,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患者治疗前PaO_2、PaCO_2、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综合护理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水平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aCO_2水平低于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为痰热壅肺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血清MDA、LPO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SOD水平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