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直肠恶性肿瘤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诊断为直肠癌并行直肠癌保肛手术的2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LARS量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LARS组(包括轻度LARS及重度LARS)和无LARS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保肛根治术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一致性指数(C-index)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Nomogram模型的准确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进行临床有效Biomphalaria alexandrina性评价。结果 LARS组病人76例,无LARS组病人16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 kg/m~2(OR=3.616,95%CI=1.757~7.442,P<0.05)、肿瘤位置(OR=5.305,95selleck IDN-6556%CI=2.568~10.956,P<0.05)、MDV3100浓度新辅助治疗(OR=5.082,95%CI=2.267~11.393,P<0.05)和吻合口瘘(OR=14.265,95%CI=4.706~43.244,P<0.05)是直肠恶性肿瘤保肛根治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LAR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训练集评价模型的C-index为0.834(95%CI=0.684~0.95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737~0.936);验证集评价C-index为0.893(95%CI=0.697~0.964),AUC值为0.819(95%CI=0.767~0.94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校准良好,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预测模型与实际观察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DCA曲线显示了很大的正向净收益,表明其拥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LARS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