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心律类型将患者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66例(室速组)、室性早搏组91例(室早组)和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3例(正常组),比较三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nursing in the media的校正QT间期(QTc)、T波峰末间期Tp-Te及Tp-Te间期离散度Tp-Ted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重构组61例和非重构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QTc、Tp-Te及Tp-Ted水平。记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的死亡情况以及介入手术治疗前的梗死程度、左心室重构、室性心律失常等,比较不同预后结果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p-Te、校正心率后Tp-Te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室速组、室早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PF-03084014室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室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构组患者的Tp-Te、校正心率后Tp-Te、Tp-Ted及校正心率后Tp-Ted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的患者中,死亡、多支梗死、PD0325901试剂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前的Tp-Te、校正心率Tp-Te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死亡、单支梗死、未发生左心室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Te、校正心率后Tp-Te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p-Te、校正心率后Tp-Te水平越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死亡、多支梗死、左心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越高。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Tp-Te及Tp-Ted均显著升高,上述心电图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