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展轨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伴有CPSP的肺癌患者178例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分级评分量表(NRS)、医院焦虑抑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郁量表(HAD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症状及疼痛灾难化水平。使用Mplus软件进行肺癌患者CPSP发展轨迹的潜在剖面分析并确定最佳剖面模型,肺癌患者CPTorin 1 IC50SP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178份问卷,回收1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166/178)。根据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CPSP发展轨迹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轻至完全缓解(n=87)、中至轻度疼痛(n=53)、高至中度疼痛(n=26)。不同CPSP发展轨迹患者性别、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吗啡用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HADS评分、P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吗啡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HADS评分、PCS评分是肺癌患者中至轻度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HADS评分、PCS评分是肺癌患者高至中度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CPSP发展轨迹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轻至完全缓解、中至轻度疼痛、高至中度疼痛;其中性别、吗啡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HADS评分、PCS评分是肺癌患者中至轻度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HADS评分、PCS评分是肺癌患者高至中度疼痛的Tezacaftor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