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目的 分析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的18例淋巴瘤合并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寻找更多后生存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Ann Arbor分期为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6例。根据免疫表型来源不同,T细胞淋巴瘤4例,B细胞淋巴瘤14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18例患者AIHA抗体类型皆为温抗体型,其中IgG型4例,补体C3型5例,IgG+补体C3型7例,2例患者类型未定。IgG水平对淋巴瘤患者是否合并AIHA有统计学意义(P=0.042)。国际预后评分(International PrCB-839采购ognostic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Index,IPI)高低对淋巴瘤患者是否合并AIHA有统计学意义(P=0.011)。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最佳截断值为400 U/L(P=0.002)后,对其进行分组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发现:LDH>400 U/L是影响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不利预后因素。患者性别为女性是影响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不利预后因素。IPI评分为高中危/高危组(3~5分)是影响OS的不利预后因素。18例患者2年OS率为50%,2年PFS率为62.9%。结论 淋巴瘤合并AIHA临床较少见,好发于老年,多数为Ⅲ~Ⅳ期患者,治疗上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主要取决于淋巴瘤的缓解程度,患者总体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