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重症患者比率高,其临床特征、预后风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预后风险因素。方法 以2020年319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验指标、CT影像学特点、临床评分等情况。分析存活与死亡患者间的差异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9例重症患者中,重型262例,危重型57例。其中,11例重型、35例危重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死亡患者中位年龄、发热等semen microbiome症状比例、合并基础疾病比例、出现ARDS、凝血异常等并发症的比例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存活患者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磨玻璃影,死亡患者肺CT出现实变影、胸腔积液比例高于存活患者(P<0.05)。入院检验显示319例重症患者CRP、D-二聚体中位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降低,但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都PUN30119 molecular weight更显著(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期间出现ARDS(OR=7.904,95%CI:1.899~32.907)与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年龄(OR=1.054,95%CI:1.005~1.105)、 qSOFA评分(OR=3.787, 95%CI:1.616~8.874)、 CRP(OR=1.013, 95%CI:1.004~1.022)、 D-二聚体(OR=1.104,95%CI:1.006~1.212)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感染指标异常、凝血指标异常与死亡相关,需早期识别。年龄、CRP、D-二聚体Roxadustat供应商、qSOFA评分升高可作为评估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升高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