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存在认知灵活性受损,本研究拟采用非情绪和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测量MDD患者认知灵活性,阐明MDD患者是仅对情绪性信息存在认知灵活性受损,或是对所有信息(情绪性与非情绪性)均存在认知灵活性受损,并结合基于脑电微状态的溯源分析获得MDD患者在任务转换过程的时空变化和相应的脑功能状态,以进一步阐明MDD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电生理机制。方法: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1名首发未服药MDD患者与42名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被试完成非情绪和情绪性两种任务转换范式,同步采集其行为学和脑电数据。采用2(组:MDD vs.HC)×2(范式:非情绪vs.情绪)×2(任务:重复vs.转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计算脑电微状态指标与行为学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全脑体素t检验比较两组基于微状态时间进程的标准化低分辨率电磁脑断层扫描(Standardized Low 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s LORETA)图像的差异。结果:(1)与HC组相比,MDD组完成任务转换范式的错误率更高,反应时更长。(2)MDD组情绪性转换任务条件下的反应时与该条件的微状态2出现频率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与该条件的微状态2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MDD组情绪性错误率转换成本与情绪性转换任务条件微状态3的全局场功率(r=-0.29,p=0.068)、出现频率(r=-0.30,p=0.052)和覆盖率(r=-0.31,p=0.055)均呈边缘显著负相关。(3)情绪性转换任务和情绪性重复任务的微状态2(在162-214毫秒时间窗内)s LORETA图像对比显示,MDD组在中央前回(Brodmann area 44;MNI coordinates:X=55,Y=10,Z=10)的激活程度显著高于HC组(t>selleck HPLC-4NN2211采购.859,p<0Medical geology.05);情绪性转换任务和情绪性重复任务的微状态3(在260-350毫秒时间窗内)s LORETA图像对比显示,MDD组在枕中回(Brodmann area 18;MNI coordinates:X=10,Y=-95,Z=10)的激活程度显著低于HC组(t>4.972,p<0.05)。结论:MDD患者对情绪与非情绪信息均存在认知灵活性受损,但对情绪性信息的受损更严重。在任务早期对目标信息异常的知觉控制可能是MDD患者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电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