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医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合作应用视觉教学法(visual pedagogy,VP)指导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刷牙的效果。方法:收集45例学龄前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由“医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合作使用刷牙步骤卡片以视觉教学法对ASD儿童实施刷牙干预。通过口腔检查收集孤独症儿童的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dmft)、菌斑指数(plaque iAM-2282体内ndex,PLI);让孤独症儿童在数据采集者面前刷牙,对他们的刷牙能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mpagliflozin-bi10773.html力、刷牙意愿进行评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态度等基本信息。家长知情同意后,在康复中心生活技能课程上由老师使用刷牙卡片以视觉教学法来指导孤独症儿童完成刷牙,并要求每一位家长熟练运用该方法,以家庭作业的方式每天使用该方法来指导孤独症儿童刷牙2次。在基线、干预一个月后和三个月后收集孤独症儿童刷牙能力、刷牙意愿以及菌斑指数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5例孤独症儿童刷牙效果干预前后比较:刷牙能力、刷牙意愿干预后得分均高于基线(P<0.05);菌斑指数干预后低于基线(P<0.05)。(2)(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孤独症儿童刷牙效果干预前后比较:3个月后各组的刷牙能力、刷牙意愿得分均高于基线(P<0.05),各组的菌斑指数均低于基线(P<0.05);(2)组间差异比较:刷牙能力(基线)、刷牙意愿(3个月后)轻度组均高于重度组(P<0.05);刷牙能力(3个月后)轻度组retinal pathology高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3)菌斑指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家长对口腔保健的认知、态度与菌斑指数成正相关(P<0.05);(2)基线时dmft指数与菌斑指数成正相关(P<0.05)。结论:(1)为期3个月的“医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合作使用视觉教学法对孤独症儿童刷牙的干预,刷牙效果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视觉教学法可改善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口腔卫生。(2)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态度与菌斑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