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旨在探讨血糖、血脂对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的影响,通过探明高血糖、高血脂与PSA的相关性,使临床医师充分考虑到异常血糖及血脂水平可能会使血清PSA水平异常表达,以便将代谢异常作为影响血清PSA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参考,将PSA更好地应用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筛查、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Cellular immune responselasia,BPH)的鉴别诊断,以及前列腺癌治疗、随访、预后的评估。【方selleck法】系统性回顾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信息,应用组间比较、协方差分析校正、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高血糖、高血脂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总计收集了626名符合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高血脂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等一般基线特征以及患者的血清PSA、病理结果、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等临床数据。其中2型糖尿病组患者211人,高血脂组患者140人,无代谢疾病的患者275人。2.对T2DM组与无代谢疾病组经过不同的分组分层后发现:(1)T2DM组中PCa及BPH患者血清PSA、f PSA、PV均较NT2DM对照组降低;(2)依据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情况将T2DM组分层后,使用降糖药物的PCa及BPH组患者血清PSA、f PSA均较未使用降糖药组降低更显著。(3)T2DM组PCa患者T4人数占比较NT2DM组更低,病理Gleason评分及T1、T2、T3临床分期人数占比中无明显差异。3.高血脂组与无代谢异常对照组患者的比较中:(1)高血脂组患者BMI更高,而年龄、血清PSAPanobinostat使用方法、f PSA、f/t PSA、PV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2)高血脂PCa组Gleason≥7的人数占比、T2、T4人数占比少于对照组。4.对年龄、PV、BMI、空腹血糖与血清PSA相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1)无代谢异常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与血清PSA水平成正相关;T2DM组、高血脂组、无代谢异常对照组中患者PV均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BMI及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清PSA水平在各组中均未见相关性。(2)空腹血糖水平在T2DM组、T2DM PCa组、T2DM BPH组、NT2DM BPH组与PSA呈正相关,但依据使用降糖药物情况分组后,仅在使用降糖药物的T2DM PCa及BPH组中空腹血糖与血清PSA、f PSA呈正相关,未使用降糖药物组未见明显相关性。5.将年龄、PV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进行校正后:(1)T2DM组、T2DM PCa组、T2DM BPH组、使用降糖药物的T2DM组中PCa及BPH患者血清PSA水平显著低于各对照组,且T2DM病程≥5年的PCa组患者血清PSA水平较病程<5年组下降幅度更显著。(2)未使用降糖药的T2DM组PCa及BPH患者血清PSA水平虽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2型糖尿病会导致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降低,可能与糖尿病病程及使用降糖药物有关。2.使用降糖药物后若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使糖尿病患者血清PSA水平降低幅度减小。3.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4.高血脂水平对患者血清PSA表达未见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