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苹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抗旱性评价

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我国栽培的苹果以富士系为主,结构单一且成MK-4827核磁熟期较晚。为改变这种现状,选育品质优良、不同成熟期的优质抗逆新品种对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苹果种质资源中蕴藏了许多宝贵的基因,如红肉苹果、抗旱、矮化及抗氧化等,对于选育优质抗逆新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本课题组前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市洛川苹果试验站种质资源圃经过多年观察,发现了8份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编号分别为P5、L51、L37、LC36、L7、LC54、ZN18和C31。本研究以这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观察了物候期及生物学性状,对其果实风味及营养物质进行了研究,并评价了其抗旱性。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果实成熟期可知,P5、C31和L37为早熟苹果资源,LC36和L51为中熟苹果资源,LC54、ZN18和L7为晚熟苹果资源。研究发现各苹果种质资源的花、叶、果等生物学性状差异显著,各苹果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63-124.87%范围内不等,表明8份苹果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差异。2.在测试的苹果种质资源中,果实固酸比在8.99-44.97范围内不等,L37的固酸比最低,果实酸含量最高,品质较差;L7和C31的固酸比最高,果实酸甜适度,品质较好;其selleckchem S63845他资源的固酸比也较低,果实偏酸,品质中等。各苹果种质资源果实可溶性糖以果糖和蔗糖为主,P5、L51、L37、LC54的果糖含量与其蔗糖含量接近,LC36的果糖含量稍高于其蔗糖含量,L7、ZN18和C31的果糖含量高于其蔗糖含量近2倍,是改善果实甜味品质的重要资源。3.在8份苹果种质资源中绿原酸的含量占酚类物质的76.6-96.46%,是各苹果种质资源含量最丰富的酚类物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总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与苹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但不同酚类物质与苹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有差异,儿茶素、根皮苷、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1、金丝桃苷、绿原酸和抗坏血酸与各苹果种质资源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芦丁和苯甲酸与各苹果种质资源的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LC54、L51、LC36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种质资源,是改善果实营养价值的重要资源。4.对8份苹果种质资源的香气物质研究后发现,P5、L51、LC54、LC36、C31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少且香气物质总含量较低,故将这几个资源归为第Ⅰ类;L7和ZN18的香气物质种类多且香气物质总含量高,故将L7和ZN18归为第Ⅱ类;L37的香气物质与其他资源相比差异较大,有10种特有香气物质,故将L37单独归为第Ⅲ类。L7、ZN18和L37香气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是改善果实风味的重要资源。5.以富平楸子和新疆野苹果为对照,对8份种苹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根据隶属函数值得出10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依次为:LC36(29)L7(29)富平楸子(29)新疆野苹果(29)L51(29)C31(29)P5(29)ZN18(29)L37(29)LC54。表明LSaxitoxin biosynthesis genesC36、L7两份资源的抗旱性大于普遍认为抗旱性强的富平楸子和新疆野苹果,而其他资源的抗旱性则低于富平楸子和新疆野苹果,因此,LC36和L7是改善苹果抗旱性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