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烧伤后增生期瘢痕的能量和密度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烧伤后瘢痕增生期进行CO_2点阵激光治疗各参数组合的效果差异,并分析得出治疗儿童烧伤后CO_2点阵激光治疗较优参数组合。资料与方法:选择2021~2023年四肢烧伤后瘢痕增生期在我院治疗的儿童患者,共160例,使用CO_2点阵激光在剥脱模式下治疗,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17.5mj/5%,25mj/5%,17.5mj/10%,25mj/10%四个参数组,各40例,每10周治疗一次,激光治疗间隔期间以复甘素钠软膏(康瑞保)外涂,tid。弹力套或弹力绷带外缚患肢。每次激光治疗前进行VSS评分,首次治疗前评分为初始评分,两人单独评分,计平均分。后续进行4次治疗并评分。比较各参数组各次治疗后与首次评分的差异情况,同一能量下不同治疗密度各次治疗后评分差异性,比较同一密度下不同能量之间的评分差异性,比较各参数组出血及色素沉着的情况。数据处理使用SPSS 23.0软件,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首次评分相比较,17.5mj/5%参数组在第四次治疗前呈现差异,25mj/5%参数组在第三次治疗和第四次治疗前呈现差异,17.5mj/10%参数组和25mj/10%参数组在第二次治疗前出现差异。在低密度时,高能量较低能量组在前三次治疗后呈现评分差selleck VX-765异;在高密度时高能量组较低能量组仅在第一次治疗后呈现统计学差异。比较高能量高密度组(25mj/10%)与低能量低密度组(17.5mj/5%),在第一次评分即出现差异,但在第四次治疗前比较两组评分为无明显差异。统计各组别治疗过程中出血及色素沉着发生率:相同密度情况下,低能量组在各次评分中均低于高能量组;相同能量情况下,低密度组在各次评分中与高密度组skin infection无明显差别。在能量和密度两个参数对小儿烧伤后瘢痕增生期的干预效果上观察,能量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治疗效果,但疼痛和出血色沉例数明显增加。小儿对疼痛的主观表述不清,故本研究不统计各参数组之间疼痛的差异,根据成年人治疗的经验,能量和密度的增加均能造成疼痛的加剧。结论:剥脱模式下CO_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烧伤后增生期瘢痕,增加密度所产生的干预效果优于能量的增加。在设定AZD9291研究购买激光治疗参数时,应优先选择增加密度,根据治疗的效果及疼痛出血和色沉情况调整能量。本研究各参数组合以17.5mj/10%为较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