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一定例数儿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将部分数据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为临床诊疗中评估儿童群体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程及指导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确诊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儿童患者6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8例为对照组。对病例组进行临床资料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敏筛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计数、血常规、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一般细菌培养及血维生素D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同时将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包括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对这些血液学标志物与儿童CSU严重程度、病程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用以评估和预测疾病转归或治疗反应性。结果:1、病例组共收集CSU患儿68例,男女比为2.4:1,平均年龄(6.13±3.46)岁,其中较高年龄段(>7岁)占33.82%,低年龄段(≤7岁)占66.18%;病程1.5月-5年,中位病程4个月;就诊时UAS7评分小于15分17例,15~28分25例,大于28分26例,疾病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曾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治疗的60例患儿,其中疗效肯定10例(16.67%),停药后复发46例(76.67%),无效4例(6.67%)。2、特异性过敏原阳性占67.16%(45/67),过敏原排名前三为粉尘螨、户尘螨、牛奶;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三为:牛奶、虾/蟹、牛肉/羊肉和花生/黄豆并列,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三为:粉尘螨、户尘螨、念珠菌点青分枝孢霉交链格孢霉黑曲霉;较高年龄组患儿食物性过敏原阳性占比显著低于低年龄组(p=0.045)。血清总IgE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值者,占61.19%(41/67),总IgE抗体水平与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及抗组胺药治疗效果均无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570、0.867、0.480、0.107)。3、病例组咽试子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患儿年龄在7-13岁范围内,化脓性链球菌1株;补体C3低于正常值者,占38.46%(25/65),补体C4低于正常值者,占32.31%(21/65);血清25(OH)D处于不足水平者,占52.38%(33/63),处于缺乏水平者,占34.92%(22/63),低年龄组患儿25(OH)D水平显著低于高年龄组患儿(p=0.003)。4、病例组PL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3),MPV、PDW、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0、0.002、0.015)。PLT与MPV及PDW水平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51、-0.371,p值分别为0.000、0.002);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与嗜酸性粒细ZD1839体外胞计数显著正相关(r=0.284,p=0.019)。5、病例组患儿血清MPV、PDW水平与病程显著正相关(ρ分别等于0.240、0.314,p值分别为0.049、0.009),而总IgE抗体水平、补体C3、C4、25(OH)D水平、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计数、PLT、CRP水平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867、0.386、0.257、0.752、0.969、0.665、0.9Blood and Tissue Products44、0.280);患儿CRP水平与既往抗组胺药疗效呈显著负相关(ρ=-0.325,p=0.011),抗组胺药疗效中疗效肯定组与病情减轻组的补体C4水平降低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4.245,p=0.000),而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计数、25(OH)D水平、PLT、MPV、PDW、总IgE抗体水平、补体C3与既BLZ945说明书往抗组胺药治疗效果均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290、0.960、0.713、0.242、0.865、0.653、0.107、1.000);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负相关(ρ=-0.433,p=0.000),在补体C4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21例患儿中,其值与疾病活动度显著负相关(ρ=-0.562,p=0.008),而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计数、PLT、MPV、PDW、CRP、总IgE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均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121、0.968、0.414、0.628、0.436、0.356、0.480)。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龄段(≤7岁)患儿占比高于高年龄段(>7岁),男童多于女童。2、儿童CSU患者常伴有外源性过敏,其中吸入性以尘螨为主,食入性以牛奶为主,抗组胺药是儿童CSU治疗的主要药物,且必须坚持足够疗程。3、对于≥7岁大龄儿童应注意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4、儿童CSU患者常出现低补体血症(C3、C4),低于正常范围的补体C4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负相关;还常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的降低,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5、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值可作为儿童CSU患者潜在生物标志物,MPV、PDW水平的降低和PLT的升高可被视为CSU患儿炎症指标,或许可以将血小板纳入疾病的治疗策略之一。6、儿童CSU的CRP水平可用于预测患儿抗组胺药治疗反应性。7、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CSU疾病活动度显著负相关,可用以评估疾病活动性,临床上可考虑给予维生素D水平低下患儿适当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