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阿片戒断后持续存在的睡眠障碍和负性情绪是引发复吸的重要原因,二者互相影响,且存在内在联系,但其具体机制不清。本研究采用小鼠吗啡慢性给药模型,探讨阿片戒断诱发睡眠障selleck合成碍和负性情绪的共同神经机制,以进一步理解和治疗阿片使用障碍。方法:(1)小鼠进行6天吗啡递增剂量慢性给药,其中后3天进行纳洛酮催促戒断Q-VD-Oph分子式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厌恶(CPA)训练,经历6天戒断及脑电睡眠监测后进行CPA测试Biotin-streptavidin system及高架十字等焦虑抑郁样行为学检测。(2)小鼠进行6天慢性给药及低剂量纳洛酮诱导CPA训练后,在戒断期每天进行3小时睡眠剥夺,观察对上述行为学的影响。(3)小鼠慢性给药第6天进行纳洛酮催促戒断,灌流后通过免疫荧光c-Fos标记筛选出戒断激活的脑区。结果:(1)小鼠经过6天戒断后存在稳定的CPA反应及焦虑抑郁样症状。(2)戒断期睡眠剥夺可加重负性情绪的表现。(3)c-Fos染色结果显示戒断可引起前额叶皮层、中央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外侧缰核等脑区显著激活。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央杏仁核等脑区可能介导了阿片戒断诱发的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对其具体神经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将有利于理解和治疗阿片使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