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浆细胞比值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浆细胞比值(PB%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SLE患者68例,根据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将其分为SLE组(54例)和RTX组(14例)。同时纳入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再纳入同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SLE患者SLE疾病活动性指数2000(SLEDAI-2K)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表现、治疗用药情况及外周血PB%B。根据SLEDAI-2K评分再将SLE组患者分为低疾病活动组(12例)和中高疾病活动组(42例);根据有无血液系统受累再将SLE组患者分为血液系统受累组(16例)和无血液系统受累组(38例);根据有无肾脏受累再将SLE组患者分为肾脏受累组(40例)和无肾脏受累组(14例)。比较各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外周血PB%B。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SLE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与PB%B的相关性。结果 疾病对照组受试者年龄均大于SLE组、RTX组及健康对照组;SLE组外周血PB%B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或SpePS-341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组患者外周血PB%B与SLEDAI-2K评分、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滴度及IgG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补体C3、C4水平及外周血WBC计数均呈负相关(P<0.05)。中高疾病活动度组患者外周血PB%B高于低疾病活动组;血液系统受累组患者外周血PB%B高于无血液系统受累组(P<0.05)。RTX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PB%B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外周血B细胞占PBMCprogrammed cell death比值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selleck激酶抑制剂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PB%B与疾病活动度及血液系统受累情况密切相关,在SLE病情监测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