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复发性的疾病,青少年抑郁症更是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童年创伤作为青少年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有可能对抗抑郁治疗的反应性有一定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童年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上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队列研究,我们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和住院病房筛选入组患者,入组时间从20寻找更多21年1月到2021年11月,入组后总共对100名患者进行为期26周的随访调查,最终有74名患者完成了随访。我们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来采集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并使用HAMD抑郁量表,童年创伤量表(CTQ)、失眠程度量表(ISI)和自杀意念量表(PANSI)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之后分别在随访8周和26周时对患者再次使用HAMD量表来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再根据HAMD的减分率大小将患者进行分类,HAMD减分率≥50%的患者为症状缓解组,减分率<50%的患者为未缓解组。然后对两组的患者进行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1.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情感虐待的发生率为52.0%,躯体虐待为20.0%,性虐待11.0%,情感忽视61.0%,躯体忽视62.0%。2.随访8周时,抑郁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在发病年龄、童年创伤量表总分、情感虐待因子分、情感忽视因子分、躯体忽视因子分及自杀意念量表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随访26周时,两组在童年创伤量表总分、情感虐待因子分、躯体虐待因子分、性虐待因子分、情感忽视因子分、躯体忽视因子分及自杀意念量表得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我们将HAMD减分率与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HAMD减分率与受教育水平、发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与童年创伤量表总分、情感虐待得分、性虐待得分和class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情感忽视得分呈负相关关系。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童年期创伤性经历,尤其是经历过较严重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P<0.05),是青少年抑郁患者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对74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8周和26周的预后情况及其与童年创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纵向研究。结果表明,有童年期创伤经历,尤其是情购买PF-6463922感虐待和情感忽视是青少年抑郁症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这提示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更加注意防范童年创伤性事件的发生,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帮助,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可能会对提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