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和储藏等过程中易受到农药、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的污染,特别是储藏过程中,如果储藏条件不佳,容易感染真菌进而产生真菌毒素。中药中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等外源性污染物残留己给其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随着世界各国对中药中CL 318952研究购买外源性污染物关注的升级,建立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进行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测,同时针对易霉变变质中药材的特点做好药材的科学养护,己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果实,主产于我国海南、广东等地,同时具有“药用”和“食用”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中药,在食品和保健品上有广泛应用。益智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源污染物残留的风险,而目前益智中外源性污染物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首先对益智中农药、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的残留量进行研究,建立了外源性污染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进而,基于“反式培养”模式,对已灭菌益智药材接种产毒黄曲霉孢子液后进行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后检测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的含量,并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不同温、湿度对储藏过程中益智表面真菌的生长情况和真菌毒素累积的影响,筛选益智最佳的储藏条件,为制定易霉变变质的“药食同源”益智药材的储藏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1、首次建立一步提取结合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同时测定益智中3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采用GC-MS/MS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通过考察样品中农药的提取率,优化了提取溶剂体积和提取时间等因素样品中农药的提取效率,以丙酮/乙酸乙酯(1:1,v/v)为溶剂提取益智样品,浓缩后过滤,不净化直接进样检测31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水平。结果发现,31种有机磷农药在0.004~1.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3)。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10μg/kg和4-30μg/g。大部分农药的加样回收率为70%-110%,平均回收率为57.6%~104.7%,RSD为0.7%-13.7%。55批受检益智样品中有8个样品检测到7种农药,阳性样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为138.2μg/g,且经GC-MS/MS确认。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廉价且容易操作,适用于益智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2、建立了超声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和酸净化结合气相色谱conservation biocontrol-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同时测定益智中26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实验中比较了固相萃取和QuEChERs的萃取效率及浓硫酸、固相萃取和硫酸的净化效果。样品采用超声法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和硫酸净化。实验中优化了影响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相关条件,如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相萃取填料,洗脱溶剂和硫酸浓度等。优化后的GC-ECD法对26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限为0.1-2.0μg/g。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方法,所有农药在1.0~1000μg/g范围内所有农药呈现良好的线性(0.9971≤γ2≤0.9998)。大部分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110%(RSD<15%)。通过农药在空白基质和有机溶剂中峰面积的比值考察了基质效应,发现基质效应不明显。应用该方法检测了55批益智样品中26种有机氯农药,发现3个样品中检测到4个农药(a-BHC.五氯硝基苯、反式-氯丹和op'-DDD),并采用GC-MS对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3、建立了固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益智中11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以回收率和基质效应为指标考察了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固液萃取,固相萃取和QuEChERS)及提取溶剂、时间和温度等对益智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提取效率,建立了固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FLC-MS/MS)法同时测定42批益智中样品11种真菌毒素(AFB1、 AFB2、 AFG1、 AFG2、OTA、HT-2、T-2、FB1、 FB2、ZEA和DON)的污染水平。结果发现,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可明显改善基质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11种真菌毒素在0.1~2000μg/k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γ2≥0.9958)。检测限为0.03-6.0μg/kg,定量限为0.1-20.0μg/k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59.69%~111.34%,RSD<20%。42批益智样品中检测到AF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