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北京市50岁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HIV耐药情况,为预防耐药毒株传播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2017—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的连续横断面调查,收集50岁以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基本信息以及初始CD4~+T淋巴细胞、初始病毒载量,采Q-VD-Oph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其HIV-1 pol基因区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了解耐药突变位点和对药物infection (neurology)的耐药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 535例研究对象中,平均年龄(56.5±6.2)岁,以男性为主(89.7%,480/535),传播途径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73.3%,392/535);总耐药率为1Fulvestrant使用方法3.5%(72/535)。与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RTIs)、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 PIs)单独有关的耐药分别占84.7%(61/72)、2.8%(2/72)、4.2%(3/72),发生NRTIs和NNRTIs、NNRTIs和PIs交叉耐药分别占5.6%(4/72)和2.8%(2/72);V179D/V179E是NNRTIs主要的突变位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已婚的研究对象,丧偶或离婚的耐药风险较高(OR=1.98,95%CI:1.00~3.94)。结论 北京市50岁以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发生率较高,以NNRTI类药物单耐药为主,NNRTIs与NRTIs、PIs多重耐药并存,建议参考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监测结果,指导个体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