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对早期失智老人的干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越来越严峻,老年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下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频发,很多慢性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失智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失智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但是药物治疗方面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失智症,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和延缓失智症状,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失智症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如何延缓失智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非药物干预能有效发挥作用,园艺疗法作为非药物干预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日渐受到了关注,但目前国内针对园艺治疗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论阶段。BAY 73-4506分子量在推进医养结合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在老年服务领域有一定成效的社会工作者来说应当积极探索,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结合其他领域的服务模式,更好地为失智症群体服务。不过,园艺治疗结合小组工作的方法针对早期失智老人的干预效果如何,需要在实务过程中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以早期失智老人为服LXH254价格务对象,根据一定的筛选标准,最终挑选12名老人作为此次研究的服务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2auto immune disorder名老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利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两组组员进行前测。根据前期对组员的走访调查可知,早期失智老人在认知、行为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方面,老人的自我肯定意识薄弱、记忆方面有障碍、时空方向感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欠缺;行为方面,社交能力弱化、肢体协调能力差;精神状态方面,睡眠质量差、情绪不稳定。这些因素在长期发展、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会加速失智症的恶化程度。本研究采用治疗模式,在活动理论和小组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组组员开展7次园艺治疗小组活动,验证社会工作视角下,园艺治疗活动对早期失智老人的干预是否有效。活动结束后,再次使用MMSE量表,对两组组员进行后测。结果表明,1.实验组和对照组量表测量前后测分数都有所变化;2.实验组量表后测得分整体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的前后测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效果是积极的,对照组组员得分呈现下降趋势。通过量表得分变化及访谈的综合评估得出如下结论:1.园艺疗法对早期失智老人的干预有一定的成效;2.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早期失智老人具有积极影响;3.园艺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有推广性和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