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槲皮素激活小胶质细胞TREM2保护6-OHDA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目的 探究二氢槲皮素(DHQ)能否通过调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EM2)的表达进而减轻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中多巴胺(DA)神经元损伤。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Q(15 mg·kg~(-1))组、6-OHDA组、6-OHDA+DHQ(5 mg·kg~(-1))组和6-OHDA+DHQ(15 mg·kg~(-1))组。中脑黑质注射6-OHDA诱导P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标记大鼠黑质中D购买MK-4827A神经元数量。通过小胶质细胞抗体IBA-1/CD11b标记小胶质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其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TH,IBA-1,TREM2,DAP12,磷酸化Akt(p-Akt)/Akt、p-p65/p65、pIκBα/IκB α、促炎因子(IL-1β,i NOS和TNF-α)和抗炎因子(IL-10和ARG-1)的蛋白表达。最后采用TREM2敲除小鼠观察DHQ能否减轻6-OHDA诱导的DA神经元损伤。结果 (1)转棒和旷场行为实验结果显示,DHQ能增加大鼠在棒时间和运动总距离,从而改善6-OHDA诱导的大鼠运动功能障碍;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DHQ能够减Genetics research少6-OHDA诱导的DA神经元损伤。(2)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DHQ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且促进M1表型促炎小胶质细胞转换为M2表型抗炎小胶质细胞,如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L-1β,i NOS和TNF-α)表达降低,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L-10和ARG-1)表达增加。此外,DHQ能够上调TREM2蛋白表达,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3)敲除TREM2基因后,DHQ未能减轻6-OHDAPF-07321332配制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以及改善6-OHDA诱导的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和DA神经元损伤。结论 DHQ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TREM2产生DA神经元保护作用。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8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72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36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营养神经和止痛药物以及超声引导下确认细节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每天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GSKJ4采购stimulation,tDCS)治疗,A组患者接受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T0)、治疗结束后1周(T1)、1个月(T2)、2个月(T3)、3个月(T4)评估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S),于T0、T2、T3、T4时评估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NRS评分、STAI-S评分和SRS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STAI-S评分和SRS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B组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Triterpenoids biosynthesis意义(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较单纯椎旁神经阻滞疗效更佳,能够更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

circTLK1靶向miR-16-5p对MP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circTLK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Oncologic safety机制。方法 采用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PD模型记为PD组;用脂质体法分别将si-阴性对照(NC)、si-环状RNA(circTLK)1、miR-NC、miR-16-5p mimics、si-circTLK1+anti-miR-NC、si-circTLK1+anti-miR-16-5p转染至SK-N-SH细胞,转染成功后建立PD模型记为PD+si-NC组、PD+si-circTLK1组、PD+miR-NC组、PD+miR-16-5p组、PD+si-circTLK1组+anti-miR-NC组、PD+si-circTLK1+anti-miR-16-5p组。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ircTLK1、miR-16-5p的表达量;利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谷Z-VAD-FMK生产商胱甘肽(GSH)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TLK1与miR-16-5p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测定蛋白切割型(cleave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PD组circTLK1的表达量和MDA的水平增加,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水平增加,miR-16-5p的表达量和GSH的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si-NC组比较,PD+si-circTLKL组MDA水平、凋亡率和蛋白cleavAM-2282研究购买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水平降低,GSH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TLK1可靶向调节miR-16-5p的表达。与PD+si-circTLK1组+anti-miR-NC组比较,PD+si-circTLK1+anti-miR-16-5p组MDA水平、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水平增加,GSH水平和miR-16-5p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circTLK1表达可减轻MPP~+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从而改善PD模型细胞损伤,其机制与靶向上调miR-16-5p表达相关。

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Z-VAD-FMK浓度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Biosimilar pharmaceuticalss-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和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等AHSMSR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条目等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WB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AZD2281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HSMSRS评分、ESCA评分和护理依从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肾消解毒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金黄地鼠肾脏AIM2介导细胞焦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消解毒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金黄地鼠肾脏AIM2介导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PF级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消解毒通络方低、高剂量组(1.28、25.6g/kg),恩格列净组(10mg/kg),灌胃给药8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24h-UTP和血清TC、LDL-C、Scr、Sur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SO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ag-221-enasidenib.htmlD活性和MDBiomass accumulatio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TNF-α水平,HE和PAS染色观察金黄地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OS、γH2AX表达,Western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AIM2、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金黄地鼠肾小球出现萎缩,肾小球囊腔增大、系膜区增宽,肾小管扩张、水肿伴有坏死,空腹血糖、24 h-UTP、血清TC、LDL-C、Scr、Sur、IL-1β、IL-18、TNF-α、MDA水平和肾组织ROS、γH2AX、AIM2、caspase-1、GSDMD表达升高(P<0.01),血清SOD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消解毒通络方高剂量组和恩格列净组肾组织病理学得到改善,空腹血糖、24 h-UTP、血清TC、LDL-C、Scr、Sur、IL-1β、IL-18、TNF-α、MDA水平和肾组织ROS、γH2AX、AIM2、caspase-1、GSDMD表达降低(P<0.05,P<0.01),血清SOD活性升高(P<0.01)。结论 肾消解毒通络方可通过抑制金黄地鼠ROS-dsDNA-AIM2信号通路表达,降低肾组织ROS水平,减少肾脏固有细胞DNA损伤,减少AIM2炎症小体合成,从而抑制AIM2介导的细胞BMS-907351纯度焦亡,减轻肾脏炎症损伤。

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组63例NPSLE患者和61例非NPSLE的SLE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ongenital CMV infection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总结NPSLE的疾病特点Apoptosis抑制剂,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NPSLE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39.7%)、情感障碍(33.3%)和认知功能障碍(30.2%);头颅核磁异常(63.5%)和脑脊液蛋白阳性率(52.4%)较高。与非NPSLE组患者相比,NPSLE患者在雷诺现象、肾脏受累、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低补体血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显著升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CP-456773半抑制浓度P蛋白抗体阳性、 LMR、 NLR升高是NPS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SEL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头颅核磁和脑脊液检查异常较为多见。SLE患者出现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LMR、 NLR升高更容易出现NPSLE。

电针激活Nrf2/HO-1通路抗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风府”“太冲”“足三里”穴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模型小鼠大脑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2-relatedfactor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小鼠按照30mg/kg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PD小鼠模型。电针组小鼠给予“风府”“太冲Barasertib IC50”“足三里”穴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干预12d。其余两组小鼠不予任何干预。采用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改变;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主运动总路程;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纹状体中TH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大脑纹状体中Nrf2、BioMonitor 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大脑纹状体中TH、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爬杆时间和悬挂时间显著缩短(P<0.05),自主运动的总路程增加(P<0.05);小鼠大脑纹状体中TH阳性神经纤维较稠密;TH阳性纤维表达水平,Nrf2、SOD、CAT、GSTelaglenastatH-PxmRNA表达水平,TH、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电针小鼠“风府”“太冲”“足三里”穴能上调大脑纹状体中Nrf2/HO-1表达水平,减轻PD小鼠氧化应激,从而提高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改善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学障碍的作用机制。

聚丙烯微塑料和DEHP联合暴露诱发幼鼠出现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及分子机制

目的尺寸在1μm至5mm之间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是引起强烈关注的一类新兴污染物。然而,目前对婴幼儿最常接触到的聚丙烯微塑料(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PP-MPs)的健康影响的评估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作为塑料加工中使用的典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环境中极易与微塑料共存,造成联合暴露。现有研究表明,单独暴露于微塑料或DEHP可能会诱发动物的神经毒性,Medically Underserved Area但二者的联合效应和分子机制仍未探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PP-MPs和/或DEHP暴露对幼鼠神经系统的毒性效应及潜在的分子机制,希望可以为婴幼儿因暴露于PP-GSK J4体外MPs和DEHP而引发神经系统疾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分为8组幼年小鼠,分别为对照组、低/中/高PP-MPs组(5/20/80 mg·kg~(-1)·d~(-1)PP-MPs),低/中/高PP-MPs+DEHP组(5/20/80 mg·kg~(-1)·d~(-1)PP-MPs+250 mg·kg~(-1)·d~(-1)DEHP)。通过行为学实验分析(水迷宫)、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氧化应激指标(ROS,MDA,GSH)含量检测、大脑组织病理观察(H&E染色,Nissl染色,透射电镜)来评估神经毒性效应。随后通过对照组、高PPMPs组、高PP-MPs+DEHP组幼鼠大脑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PP-MPs和/或DEHP暴露致幼鼠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最后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进行定量及表达模式分析以验证。结果 PPMPs和/或DEHP暴露可诱导幼鼠神经毒性效应,表现为:认知记忆功能障碍的发生,大脑中AChE含量的下调,氧化应激水平的上调,以及海马体CA3区域的病理损伤。神经毒性效应不仅随PP-MPs浓度增加而逐渐加重,而且可在联合暴露于PP-MPs和DEHP时表现出加性或协同效应。转录组学分析显示PP-MPs和/或DEHP暴露可显著改变幼鼠大脑中参与应激反应、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神经炎症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谱。进一步开展定量分析揭示,PP-MPs和/或DEHP暴露可抑制幼鼠大脑中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介导的热休克反应活性(HSPA5,Gefitinib临床试验HSP70等),同时可增强未折叠蛋白反应标志蛋白活性(CHOP,XBP1S),进而上调幼鼠大脑中的凋亡水平和神经炎症。结论暴露于PP-MPs和/或DEHP可通过抑制幼鼠大脑由HSF1介导的热休克反应活性,从而降低细胞的应激耐受性和加重内质网中蛋白折叠负担来促进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炎症,导致幼鼠大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诱导其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基于PI3K/AKT研究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机制的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在痴呆发生比例中占主要地位,会出现记忆、理解、语言等困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没有得到确切的定论,均以各种假说为主,如Aβ淀粉样变性、Tau蛋白磷酸化、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等。诸多研究证明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由于其作用的靶蛋白不同,该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效应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AD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如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靶蛋白对Aβ淀粉样变产生影响,糖原合酶激酶-3β蛋白(GSK-3β)对Tau蛋白磷酸化机制产生作用,影响Tau蛋白磷酸化的病理进程,除此以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均对Awww.selleck.cn/products/CP-690550D机制产生影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针灸作为中医药不可分割的部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起selleck Entinostat到积极作用,并且能有效的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AKT)缓解症状。该文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作用性以及针灸对Tregs alloimmunization该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综述及探讨,为后期研究提供思路。

LY294002通过PI3K/Akt通路对结直肠癌RK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LY294002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RK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Akt在CR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培养人CRC RKO细胞,并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阴性对照Proteases抑制剂组(DMedical AbortionMSO组)和阳性对照组(LY294002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分析LY294002对人CRC RK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分析检测LY294002对RKO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通路中关键分子p-Akt、Akt、Bax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中p-Akt显著上调。CCK-8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比较,LY294002组RKO细胞存活数减少(P<0.0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比较,LY294002组RKO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www.selleck.cn/products/gsk1120212-jtp-7405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LY294002组RKO细胞中p-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 LY294002可以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RKO细胞增殖,促进RKO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