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测定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浆中精氨酸酶Ⅰ(arginaseⅠ,ArgⅠ)水平,确定其是否与HD患者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情况有关。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间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HD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CHD合并情况将HD患者进一步分为合并CHD组和不合并CHD组。用ELISA试剂盒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ArgⅠ和两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HD患者与对照组血浆中ArgⅠ没有显著的差异[(12.97±7.32)ng/ml比(9.63±4.6Peptide Synthesis5)ng/ml,P>0.05];HD合并CHD患者ArgⅠ水平较不合并CHD组显著升高[(19.72±10.54)ng/ml比(10.01±7.73)ng/ml,P<0.05],较对照组也显著增高[(1 9.72±10.54)ng/ml比(9.63±4.65)ng/ml,P<0.05]。HD患者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IL-6:(28.66±10.13)pg/ml比(4.17±2.42)pg/ml,P<0.05;TNF-α:(51.39±6.53)pg/ml比(15.22±2.1)pg/ml,P<0.05];HD合并CHD组和不合并CHD组患者血浆IDecitabine采购L-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25.62±7.27)pg/ml、(29.45±11.36)pg/ml和(4.17±2.42)pg/ml],合并CHD与否对HD患者血浆IL-6水平影响不大(t=0.441,P>0.05);HD合并CHD组和不合并CHD组患者血浆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33.57±6.72)pg/ml、(37.69±7.57)pg/ml和(15.22±2.1)pg/ml],合并CHD与否对HD患者血浆TNF-α的水平无影响(t=1.265,P>0.05)。ArgⅠ与IL-6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36,P>0.05),与TNF-α获悉更多水平也无显著相关性(r=-0.135,P>0.05);且IL-6和TNF-α间也没有显著相关性(r=0.069,P>0.05)。结论 HD患者血浆中ArgⅠ的水平可能与患者CHD的发生有关,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Author: admin
社会支持结合太极拳运动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结合太极拳运动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术后患selleckchem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社会支持结合太极拳运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于干预前、Ascending infection干预6个月后采用癌因MK-2206体内性疲乏量表(CF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会支持结合太极拳运动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及负性情绪,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CBX4和NE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色素框同源物4(CBX4)和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T1)蛋白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及意义。方法:取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97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病selleck PF-6463922灶>5 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BX4、NET1蛋白表达水平,患者随访5年Entinostat化学结构,分析CBX4、NET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BX4、NET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低分化、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中CBX4、NET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T1~T2浸润深度、TNM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5)。CBX4、NET1阳性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CBX4、NET1阴性表达组患者(P均<0.05)。T3~T4浸润深度、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CBX4阳性表达、NET1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CBX4、NE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5年总生存率有关,可能作为结肠癌预后标志物,在患者预后评估方面有一herd immunization procedure定价值。
基于芯片技术探讨结直肠癌中沉默DNA结合蛋白A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技术探讨短发夾RNA沉默人结直肠癌细胞DNA结合蛋白A(dbpA)表达后利用基因本体 (GO) 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发现与dbpA相关的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方法:选取结直肠癌SW620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深度检测和分析,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挖掘差异基因,并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综合分析工具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 信号通路ABT-199半抑制浓度分析。结果:dbpA敲低后基因芯片检测差异表达基因有578条,其中181个基因上调,397个基因下调,显著上调基因为CFL2、C12orf39、EREG、SESN2、CXCL3、CXCL1、VLDVR、DDIT4、INHBE等,Biology of aging显著下调基因为PRDM10、PCDH19、SRSF8、FGFBP1、TFF2、MTDH、TCF7、EHHADH、WDR77、CEACAM6等。dbpA敲除后SW620细胞中与肿瘤形成有关的通路主要与“生物过程”有关,包括MAPK signaling pathway、Pathways in cancer、NOD 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Basal cell carGSI-IXcinoma、Wnt signaling pathway等。基因网络图分析显示有10个基因表达量下降(FASLG、PDGFA、FGF18、MAP3K7、FGF3、CSDA、NF1、RAP1A、HSPA1A、LAMTOR3等),4个基因表达量上升(DUSP5、PRAS2、CDC42、DUSP2等),dbpA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性最大。选择KMAPK 信号通路中的5个相关基因即RAPIA、TAK1(MAP3K7)、DUSP5、CDC42、ZAK进行Westernblot验证表明,DUSP5明显上调,RAP1A、TAK1、ZAK表达量下降,RAP1A、TAK1下降明显。dbpA可能通过MAPK通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发生。结论:dbpA参与调控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可能为MAPK相关通路,还需要进一步在多细胞和动物实验中研究揭示dbpA下调通路之间的关系及CDC42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作用。
子宫内膜癌中LRP16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LR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下调LRP16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增殖和侵袭更多、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www.selleck.cn/products/emricasan-idn-6556-pf-03491390EliVision检测LR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构建LRP16-shRNA表达载体,建立下调LRP16基因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K);采用CCK-8和Transwell试验分析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RP16蛋白的阳性率为86.2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RP16蛋白阳性率为13.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LRP16基因表达下调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体外观察LRPcorneal biomechanics16基因表达下调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弱。结论 LRP16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增高,LRP1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下调LRP16基因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CD103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评估CD103阳性(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在实施初次肿瘤减灭术(debulking surgery,PDS)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C)患者中分布、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137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HG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分为PDS组83例和NACT组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共染法观察CD103+TIL与CD8阳性(CD8+)、CD4阳性(CD4+)TIL的关系,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CD103+TIL与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χ2检验显示,NACT组CD103+TIL、CD8+TIL表达均高于PDS组(PGeneral psychopathology factor=0.026、P=0.029),且CD103+TIL、CD8+TIL与selleckchem BMS-354825化疗敏感性具有显著性相关(P=0.03、P=0.018),两组患者CD4+TIL与所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CD103+TIL与CD8+TIL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共染法结果显示,CD103+TIL实际多为CD8+TIL。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仅肿瘤上皮内CD1MRTX849使用方法03+TIL、CD8+TIL表达具有预后意义,是HGSC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HGSC患者CD103+TIL主要分布于肿瘤上皮内,是免疫活性更高的CD8+TIL亚群,因此CD103+TIL较CD8+TIL可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REG Ⅳ、ORP150与miRNA-223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REGⅣ、ORP150与miRNA-223联合检测对www.selleck.cn/products/dibutyryl-camp-bucladesine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12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体检正常者126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同分期以及分化程度胃癌患者的REGⅣ、ORP150与miRNA-223水平进行比较。分别对REGⅣ、ORP150与miRNA-223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REGⅣ、ORP150显著高于对照组,miRNA-2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Ⅰ~Ⅱ期组患者的REGⅣ、ORP150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组,Ⅰ~Ⅱ期组患者的miRNA-223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期组;随Taurine临床试验着患者的分化程度的进展,患者的REGⅣ、ORP150水平显著升高,miRNA-223水平显著降低。胃癌的进展(分化程度、TNM分期)与REGⅣ、ORP150呈现正相关epigenetic effects,与miRNA-223呈现负相关。REGⅣ、ORP150与miRNA-223水平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对于胃癌的诊断而言,患者的REGⅣ、ORP150与miRNA-223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6.11 ng/mL,10.52 ng/mL以及4.77 fmoL/L。结论 REGⅣ、ORP150与miRNA-223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录的2 504例肺LCNEC患者, 其中男1 357例、女1 147例, 60岁633例、60~80岁1 664例、80岁20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selleck抑制剂生存率, 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率影响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确定肺LCNE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BMN 673研究购买)2 504例患者3年、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21.1%、16.0%, 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34.9%、30.8%。(2)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侧别、肿瘤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肺癌TNM 2017第八版分期、肿瘤大小T分期、区域淋巴结N分期、是否有远处转移, 以及是否有骨、肝、脑转移, 是否手术、是否化疗对expected genetic advance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影响(P值均0.05)。有无保险、婚姻状况、人种、放疗与否对患者预后无影响(P值均0.05)。(3)多因素分析:男性、左侧病灶、肺癌TNM 八版AJCC较高分期、较大肿块、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肝组织转移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手术、化疗患者的死亡风险系数相较于未手术或化疗的患者明显降低(P值均0.05)。(4)分层分析:在未发生转移的肺LCNEC患者, 放疗与否其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发生转移的患者, 与未放疗患者相比, 放疗可以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19.08, P值均0.01)。结论 LCNEC患者预后较差, 总体生存率不高。手术、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降低死亡风险, 是肺LCNE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对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 无法从放疗中获益;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 推荐使用放疗。
和谐护理理论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谐护理理论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和谐护routine immunization理理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Rapamycin研究购买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IACS-10759小鼠(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_1/FVC)],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肺功能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和谐护理理论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纳米递送系统在mRNA肿瘤疫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 其通过递送肿瘤抗Lorlatinib临床试验原促进抗原递呈过程, 进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 medicine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 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 通过向体内递送特定抗原的mRNA序列并表达相应抗原蛋白, 从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mR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有效性高和免疫原性强等优势, 近年来mRNA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 但mRNA的不稳定性和低递送效率限制了其应用。纳米递送系统能有效解决mRNA疫苗递送的Barasertib溶解度难题, 极大的促进mRNA肿瘤疫苗的研究进程和临床应用, 已成为mRNA疫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RNA肿瘤疫苗进行介绍, 重点对纳米递送系统在mRNA肿瘤疫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以期为mRNA肿瘤疫苗高效递送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