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由乳酸脱氢酶(LDH)联合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dNLR)组成的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LIP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与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NLR>3和LDH>250 IU/L 2个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即良好LIPI组(含0个因素,n=31)、中等LIPI组(含1个因素,n=38)、不良LIPI组(含2个因素,n=17)。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免疫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Biologic therapiesier生存曲线分析LIPI与NSCLC免疫治疗后PFS的关系。结果 各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5.8个月。单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危险比=2.16,95%可信区间1.17~4.01,P<0.05);中等LIPI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良好LIPI(危险比=1GSK1120212.45,95%可信区间1.21~2.77,P<0.05);不良LIPI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良好LIPI(危险比=2.96,95%可信区间1.41~5.91,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LIPI是接受免疫点击此处治疗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良LIPI组、中等LIPI组PFS低于良好LIP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I与NSCLC免疫治疗不良预后相关,通过LIPI可筛选出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毒性和经济负担。
Category: Uncategorized
太赫兹技术在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从组织分级到分子分型
太赫兹波(terahertz,THz)是位于微波和红外之间介观尺度波长的电磁波,因其低电离性和指纹性的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Liraglutide体外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肿瘤的术中定位定性诊断方面。而对于定位定性诊断需求最迫切的肿瘤为胶质瘤,因其侵袭性和异质性,切除后极易复发且AY-22989对临近脑区神经功能有显著影响,快速确定瘤体边界范围以及肿瘤的病理学特征,是开展胶质瘤精准诊疗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胶质瘤诊断的生物物理技术,梳理了太赫兹波这一新兴技术在胶质瘤诊断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我们基于胶质瘤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整合诊断研究进展,提出不同分子分型肿瘤组织可能在太赫兹波段具有不同 “特异性蛋白组成”的太赫兹肿瘤亚型识别机制假说,结合脑组织生物学特点与体液中胶质瘤标志物检测潜力,全面设想了未来太Medical honey赫兹波在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模式和发展前景。
心可舒片联合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性(BPV)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级伴有焦虑抑郁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治疗,4片/次,3次/d口服,持续4周。比较2组服药前后血压、BPV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服药4周后2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服药前[对照组:(123±27)mmHg(1 mmHg=0.133 kPa)比(151±37)mmHg、(81±14)mmHg比(92±22)mmHg、(112±22)mmHg比(131±29)mmHg、(65±18)mmHg比(78±15)mmHg;观察组:(122±24)mmHg比(153±35)mmHg、(80Liproxstatin-1配制±16)mmHg比(94±30)mmHg、(110±23)mmHg比(129±30)mmHg、(64±20)mmHg比(79±22)mmHg](均P<0.05)。服药前后2LY-188011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oot biomechancis(均P>0.05)。服药4周后,2组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低于服药前(均P<0.05)。服药前2组间BPV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药4周后观察组nSBP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4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服药前和对照组[(48±4)分比(58±10)、(53±6)分;(49±4)分比(55±8)、(5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服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心可舒片联合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压水平,改善BPV,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肿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85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并基于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重复1 000次抽样纳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SCH772984溶解度>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及过早下床活动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基于年龄>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基本接近实测值,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同时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targeted medication review(C-index)为0.822[95%CI(0.803,0.85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精准度和区分度较好。结论 年龄>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及过早下床活动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采用列线图模型综合评估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点击此处险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胶质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及肠道屏障功能变化
目的 探究肠道微生态平衡及屏障功能与脑胶质瘤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60例脑胶质瘤术后无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状况,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lactoferrin bioavailability酸]水平;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者粪便球杆比、DAO及D-乳酸水平。结果 感染组肠道菌群失调率(58.33%),高于非感染组(21.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AG-221核磁菌落计数低于非感染组,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计数高于非感染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粪便球杆比(0.72±0.35)、血DAO(3.12±1.49) mg/L、D-乳酸(5.72±2.26) mg/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中重度感染患者粪便球杆比、血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 脑胶3-Methyladenine质瘤术后肺部感染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表现出肠道粪便球杆比及血DAO、D-乳酸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相关。
戈米辛G抑制HepG2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戈米辛G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WRL68细胞和HepG2细胞分别分为3组:WRL68-1组(DMSO 10μL)、WRL68-2组(5μmol·L~(-1)Gomisin G 10μL)、WRL68-3组(10μmol·L~(-1)Gomisin G 10μL)和HepG2-1组(DMSO 10μL)、HepG2-2组(5μmol·L~(-1)Gomisin G 10μL)、HepG2-3组(10μmol·L~(-1)Gomisin G 10μL)。用MTT法检测WRL68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戈米辛G对于HepG2细胞的IC_(50);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pG2细胞Cyclin D1、bcl-2蛋白、Akt~(p-Ser473)和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WRL68-1组、WRL68-2组、WRL68-3组细胞24 h时的增殖率分别为(45.00±0.12)%,(42.55±4.85)%和(44.02±1.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G2Primary Cells-1组、HepG2-2组、HepG2-selleckchem3组细胞24 h时的增殖率分别为(55.01±8.97)%,(48.82±6.CB-839作用14)%和(17.73±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戈米辛G对于HepG2细胞作用24 h的IC_(50)约为8.93μmol·L~(-1)。HepG2-1组、HepG2-2组和HepG2-3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64±0.14)%,(3.58±0.67)%和(8.67±1.11)%;这3组的Akt~(p-Ser473)灰度分别为1.02±0.27,0.89±0.16和0.32±0.06。结论 戈米辛G能够通过抑制Akt~(p-Ser473)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
参一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maternal medicine价参一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GSK1120212 MW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ofScience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参一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进行有效资料提取,并根据CochRSL3溶解度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患者7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一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在客观缓解率(OR=2.51,95%CI[1.65,3.83],P<0.0001)、疾病控制率(OR=2.76,95%CI[1.88,4.07],P<0.00001)、甲胎蛋白下降率(OR=2.60,95%CI[1.01,6.69],P=0.05)、1年生存率(OR=2.34,95%CI[1.53,3.58],P<0.0001)、2年生存率(OR=2.33,95%CI[1.28,4.27],P=0.006)、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提高率(OR=2.91,95%CI[1.62,5.23],P=0.0004)、骨髓抑制发生率(OR=0.40,95%CI[0.23,0.68],P=0.0009)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 参一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基因突变与血管性事件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中出血性事件及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探索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数、凝血功能、基因突变情况与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及血栓性事件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7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因突变、外周血细胞数、凝血功能及出血性事件和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这些指标对出血性事件和血栓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在78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分别有47例、15例和16例,其中10例(12.82%)发生出血性事件,27例(34.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K-1775.html62%)发生血栓性事件。其中男性、年龄≥60岁、JAK2V617F基因突变的matrilysin nanobiosensors患者更易发生血栓性事件(P<0.05),发生血栓性事件的患者较无出血-血栓性事件的患者有更高的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P<0.05),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在发生血栓性事件的患者和无出血-血栓性事件的患者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发生出血性事件的患者和无出血-血栓性事件的患者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性事件(P<0.05),发生血栓性事件的患者较无出血-血栓性事件的患者有更高的血小板数(P确认细节<0.05),患者年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PT、APTT、FIB、TT、INR水平在发生血栓性事件的患者和无出血-血栓性事件的患者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患者的性别、年龄、JAK2V617F基因突变、血小板数等指标是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对预测患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
胆道神经内分泌肿瘤29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胆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胆道Lapatinib纯度神经内分泌肿瘤患点击此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34~78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位于胆囊14例Mexican traditional medicine,胆管9例,肝胰壶腹6例。胆囊肿瘤患者无突出症状,胆管和壶腹肿瘤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和黄疸。病理分型示NET G_1级1例,G_2级2例,G_3级2例,NEC 14例,MiNEN 10例。TNM分期示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4例。淋巴结转移10例,肝转移8例,多见于NEC与MiNEN。患者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5%、45.0%,中位生存期19个月。年龄<65岁、肿瘤直径<2 cm、非NET肿瘤、TNM分期的Ⅲ/Ⅳ期、合并转移、肿瘤复发的患者生存期呈缩短趋势。结论 胆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肿瘤位置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以NEC和MiNEN为主,肿瘤淋巴结、肝脏转移率高,患者预后差。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是否手术及肿瘤是否复发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凝血酶原时间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凝血酶原时间(PT)Docetaxel生产商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IF)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为对象,根据PHIF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PHIF,n=21)和对照组(未发生PHIF,n=79)。分析ALBI评分及PT预测患者术后PHIF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PT水平、AIBI评分高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胎蛋白(AFP)、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PT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13(95%CI:0.510~0.709diABZI STING agonist浓度)、42.86%、86.08%;ALBI评分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2(95%:0.767~0.915)、100.00%、59.49%;联合检测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0(95%CI:0.915antitumor immunity~0.994)、100.00%、86.08%。联合检测预测PHIF的效能高于PT、ALBI评分(P<0.05)。结论ALBI评分与PT联合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PHIF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