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凝血酶原时间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凝血酶原时间(PT)Docetaxel生产商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IF)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为对象,根据PHIF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PHIF,n=21)和对照组(未发生PHIF,n=79)。分析ALBI评分及PT预测患者术后PHIF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PT水平、AIBI评分高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胎蛋白(AFP)、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PT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13(95%CI:0.510~0.709diABZI STING agonist浓度)、42.86%、86.08%;ALBI评分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2(95%:0.767~0.915)、100.00%、59.49%;联合检测预测肝癌患者术后PHIF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0(95%CI:0.915antitumor immunity~0.994)、100.00%、86.08%。联合检测预测PHIF的效能高于PT、ALBI评分(P<0.05)。结论ALBI评分与PT联合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并发PHIF的价值较高。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neurogenetic diseases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结果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CB-839半抑制浓度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Taurine体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环状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靶向微小RNA-497-5p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 探讨环状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circMYLK)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本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结肠癌细胞(SW480、SW620、Caco-2)中circMYLK和微小RNA-497-5p(miR-497-5p)表达水平。将circMYLK小干扰RNA(si-circMYLK)、miR-497-5p模拟物分别转染SW480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干扰circMYLK或过表达miR-497-5p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qPCR确定circMYLK对miR-497-5p的调控作用。结果 与NCM460细胞比较,结肠癌细胞中circMYLK表达(1.00±0.06比3.39±0.23、2.31±0.2antibiotic-related adverse events4、2.98±0.1Erastin生产商8)显著升高,miR-497-5p表达(1.00±0.08比0.36±0.04、0.63±0.05、0.54±0.05)显著降低(P<0.05)。干扰circMYLK表达后SW480、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miR-497-5p后SW480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circMYLK靶向负性调控miR-497-5p表达。抑制miR-497-5p表达能够逆转干扰circMYLK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恢复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结肠癌细胞中circMYLK呈高表达,干扰circMYLK通过靶向miR-497-5p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selleckchem移和侵袭。

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例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 女3例;年龄平均46.7(40~57)岁。1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包块, 1例腰背部胀痛, 余无显著症状;1例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CP-690550作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活性(立位)降低, 其余病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3-methyladenine.html例激素未见异常。2例行腹部B超检查示肾上腺区强回声团;5例均行腹部增强CT检查, 示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脂肪、血管、肌肉等混杂密度的肿瘤。肿瘤直径平均5.8(2.3~9.1)cm, 其中左侧2例, 右侧3例;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5例均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总结患者术后情况及预后。结果 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随访时间2~7年, 5例肿瘤均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良性疾病, 多于中年发病, 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通常不分泌有临床意义的激素, 结合CT等影像Medical college students学检查可基本诊断, 确诊依赖于病理;术后预后良好。

外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在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247例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74例, 女73例, 年龄20~84岁, 中位年龄61岁。依据新辅助治疗前后PLR的差值状态定义△Pparenteral immunizationLR, 如为负值定义为”降低组”, 如为正值或是0定义为”未降低组”。进一步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PLR值及其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247例患者包含降低组138例和未降低组109例;△PLR两组间在肿瘤大小、侵犯神经、脉管癌栓、ypT分期、ypN分期、ypTNM分期和病理反应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在年龄、性别、和有无术后辅助化疗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PRegorafenib MWLR降低组和未降低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9.0%和54.0%(P=0SBE-β-CD.02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8%和58.1%(P=0.035);未降低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好于降低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ypT3-4分期、ypN3b分期和△PLR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HR=2.731/2.676, 95%可信区间(CI):1.026~7.268/1.014~6.985;HR=4.717, 95%CI:1.922~11.579;HR=2.854, 95%CI:1.117~4.124;均P0.05)]和总生存率(HR=3.226/2.655, 95%CI:1.280~9.227/0.945~7.548;HR=4.550, 95%CI:1.842~11.239;HR=2.897, 95%CI:1.049-5.251;均P0. 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PLR能更好地预测预后。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指标变化。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10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 并选取同期单纯COPD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2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指标, 并且进一步采用配对检验比较22例患者肺癌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COPD合并肺癌组吸烟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咯血、呼吸困难、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PD合并肺癌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4.33±16.93)%比(50.18±18.3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0.39±10.02)%比(50.27±10.70)%]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4、7.24, P值均0.001), 血红蛋白校正后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adj%pred)[(73.05±12.01)%比(76.80±11.Ethnoveterinary medicine63)%]低于对照组(t=2.35, P=0.020);比较22例COPD患者肺Taurine溶解度癌前、后肺功能, 结果示发生肺癌后FEV1%pred、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和DLCOadj%pred较肺癌前降低(t值分别为3.02、3.82、3.21和3.65, P值均0.01), 而残气量/肺总量(RV/TLC)较肺癌前升高(t=2.43, P=0.024)。结论 COPD合并肺癌患者咯血、胸痛、消瘦等临床Emricasan NMR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FEV1%pred和FEV1/FVC优于对照组, 但是患者发生癌变后其通气功能指标和弥散功能均降低。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评估

目的 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Aquatic microbiology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同济Captisol价格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59例,分为HMB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通过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得分情况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评价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0d PG-SGA、MN确认细节ASF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129.8±16.6)g/L vs.(119.3±12.0)g/L,P=0.019]。对于术前体重丢失大于2.5%的患者,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HMB组件对术前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NK细胞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作用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支气管、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目前肺癌治疗虽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化疗耐药、肿瘤异质性等问题,治疗效果仍不佳。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减ABT-199体外少、功能失调都可能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Drug incubation infectivity test而恶性发展。在肺癌发生发展中,NK细胞失衡介导了肺癌免疫逃逸,因而调控NK细胞活性治疗肺癌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本文在综述NK细胞失衡介导肺癌免疫逃逸机理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调控NK细胞免疫治疗肺癌的方法,如在细胞水平上的过继NK细胞疗法;在分子水平上调控NK细胞活性治疗肺癌的药物,如细胞因子诱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CAurora Kinase抑制剂效应的单抗、基于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和从食药用菌/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等。本综述阐述了NK细胞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力,旨在为肺癌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基于ATF6/CHOP通路的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平滑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窦组织平滑肌的影响,从ATF6/CHOP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WisPexidartinib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和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食4周复制DGP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红芪多糖药液200、100、50 mg/kg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二甲双胍药液20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每2周测定随机血糖;检测大鼠胃排空率;TUNEL染色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Bcl-2、Bax蛋白表达;West寻找更多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GRP78、ATF6、CHOP、Caspase12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胃排空率降低;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pathology competencies凋亡率升高,GRP78、ATF6、CHOP、Caspase-12、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血糖降低,胃排空率升高;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凋亡率下降,GRP78、ATF6、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红芪多糖可能通过抑制ATF6/CHOP通路蛋白表达减轻DGP模型大鼠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凋亡,进而缓解DGP进展,保护胃组织。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干预对肺癌呼吸内镜检查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程获悉更多序化干预对肺癌呼吸内镜检查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择期行呼吸内镜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联合组,各30例。A组给予激励式心理干预,B组给予程序化干预,联合组给予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郁自评量表评定3组焦虑抑郁情绪,入院时、检查前、检查后比较3组呼吸频率、脉搏、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操作时间及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3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联合组显著低于A组、B组(P<0.01)。检查前联合组呼吸频率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或0.01),A组、B组呼吸频率、脉搏、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1),联合组显著低于A组、B组Ceralasertib研究购买(P<0.05或0.01);检查后联合组呼吸频率、脉搏、舒张压及收缩压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入院时,联合组显著低于A组、B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检查操作时间显著短于A组、B组(P<0.01),干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干预能显著改善肺癌呼吸内镜检查患者的情绪,维持围检查期呼吸频率、脉搏及血压平稳,缩短检查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干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