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腺癌Ki-67表达与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门诊判断为可疑肺癌且术后证实为肺恶性肿瘤217例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133例,年龄52(25~84)岁。根据肺癌浸pain medicine润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组(145例),浸润性腺癌组(72例),比较Ki-67表达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CK-7、P63、P40和CK5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2、0.468、0.827和0.313),而Napsin A、TTF-1和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0和<Q-VD-Oph molecular weight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与实性成分比例及肺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实性成分比例越高PI3K/Akt/mTOR抑制剂,则Ki-67表达水平越高、肺结节浸润程度越高,三者具有相关性,可帮助临床医师术前通过无创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并指导患者预后。
Category: Uncategorized
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敏感性与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心肺并发症分为SCH727965小鼠并发症组(55例)和无并发症组(18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编制校准曲线以确定模型的一致性,通过时间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该列线图模next-generation probiotics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术中出血量均是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www.selleck.cn/products/lgk-974COPD和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17(95%CI:0.757~0.877),灵敏度为89.09%,特异度为60.43%;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督脉灸改善肺癌癌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督脉灸改善肺癌癌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化疗结束后给予正常饮食和调护,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行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后CD_8~+、CD_4~+、CD_3~+亚群的比例与CD_4~+/CD_8~+比值。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患者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均较治疗TB and oth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前降低,治疗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LY-188011试剂05);对照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 05),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 5),治疗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生理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_3~+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D_4~+、CD_4~+/CD_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解肺癌患者疲乏方面,督脉灸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Bemcentinib临床试验质量。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对≥5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NSCLC患者(肿瘤直径≥5 cm)。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适形调强放疗)和观察组(适形调强放selleck合成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疗效、生存质量、1年生存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3.33%(19/30),高于对照组的36.67%(11/30)(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66.67%高于对照组36.67%(P<0.05)。两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全身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发生率高于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对照组(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 NSCLC患者,疗效较好GDC-0068纯度,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在宫颈癌术后患者近距离治疗中研究
目的比较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与常规阴道单通道施源器用于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学差异, 为宫颈癌术后患者的近距离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5例自2019年1月—2020年11月接受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术后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 每位患者均采用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和常规阴道单通道施源器进行CT扫描定位, 并制定相应计划及评估, 运用逆向剂量优化算法计算后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 比较两组施源器用于近距离治疗时的高危临床靶区、膀胱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差异, 选择最优计划实施治疗。结果采用3D打印个体化多通道genetic overlap施源设计计划的D90%、D100%、V100%、V150%与Wnt-C59临床试验常规单通道施源器设计的计划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selleck化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的D2cm3与常规相比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多通道个体化施源器靶区适形性好, 可更好地保护膀胱和直肠, 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behavioural biomarker对照组。观察组均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检测对比两组化疗前后白介素4(IL-4)、ILDorsomorphin试剂–MK-4827试剂6、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根据疗效分为有效者、无效者,比较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IL-4、IL-6、IL-10、IFN-γ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观察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化疗前,IFN-γ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有效者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无效者,IFN-γ水平高于无效者(P<0.05);有效者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L-4、IL-6、IL-10水平低于化疗前及无效者,IFN-γ水平高于化疗前及无效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IL-4、IL-6、IL-10、IFN-γ水平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第4、15、21 d血清IFN-γ水平与IL-4、IL-6、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IL-4、IL-6、IL-10、IFN-γ预测疗效均具有较高AUC值,尤以联合预测最高;血清IL-4、IL-6、IL-10高表达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IFN-γ高表达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状态紊乱,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改善机体免疫平衡有效;IFN-γ、IL-4、IL-6、IL-10水平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疗效与预后价值,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 优化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的处方,并考察其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方法 以泊洛沙proinsulin biosynthesis姆188、蜂胶作为载体,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考察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的稳定性、载药量、包封率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筛选,同时考察对4T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摄取情况。结果 咖啡点击此处酸苯乙酯纳米混BLZ945细胞培养悬剂的最优处方为蜂胶0.88 mg/mL、咖啡酸苯乙酯1.86 mg/mL、泊洛沙姆188 1 mg/mL,制备得到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150 nm左右,包封率98%以上,在各种生理介质中都能够稳定存在;0.5%的BSA对于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的冻干保护效果最好。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对4T1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咖啡酸苯乙酯相比提高了2.95倍。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被细胞摄取后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随着给药时间的增长,摄取也逐步提高。结论 所得咖啡酸苯乙酯纳米混悬剂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并显著提高了咖啡酸苯乙酯对于4T1细胞的抑制作用。
蜥蜴胃康方对胃癌浸润转移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蜥蜴胃康方对胃癌肝转移模型裸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蜥蜴胃康方对胃癌肝转移的调控机制。方法 70只SPF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FU对照组、华蟾素片对照组以及蜥蜴胃康方高、中、低浓度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人胃癌HGC-27细胞悬液脾脏注射制备胃癌肝转移裸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治疗组分别以5-FLiraglutideU,华蟾素,蜥蜴胃康方高、中、低浓度中药汤剂连续治疗4周。HE染色观察胃癌肝转移模型裸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MUC-5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www.selleck.cn/products/BIBW2992E-cadherin、Integrinβ1、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蜥蜴胃康方可以降低胃癌肝转移裸鼠肝组织中MUC-5A表达水平(P<0.05),抑制其肝脏中Integrinβ1、MMP9蛋白表达(P<0.05),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对胃癌肝转移模型裸鼠的肝脏组织有一定修复作用。结论 蜥蜴胃康方可以通过调控胃癌肝转移裸鼠肝组织中E-Agricultural biomasscadherin、Integrin、MMP-9蛋白表达而抑制EMT,从而达到有效干预胃癌肝转移的目的。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早期NSCLC 13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NSC125066化学结构除术69例作为对照组,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6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天数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纵隔淋巴结清embryo culture medium扫个数、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CP-456773分子式对照组(P<0.05)。2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FVC、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老年早期NSCLC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10±12.96岁,男女比例2.1:1,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患者最多(28.25%)确认细节;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8%、62.13%、55.3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恶性肿瘤类型、年龄、性别、医保类型、确诊合并艾滋病后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是否放疗、有无遵医嘱离院等患者的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入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自费比例以及有无遵biohybrid system医嘱离院是影响患者生存点击此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艾滋病容易合并淋巴瘤、肺癌、宫颈癌。患者在医院接受抗肿瘤疗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