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原因, 以期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立意取样对2020年1月至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淋巴水肿门诊17例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延迟就医的患者(43~69岁), 进行深度访谈, 合众法收集资料, NviUrban biometeorologyvPF-03084014临床试验o11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深入访谈, 提炼出3个主题8个亚主题。(1)外界因素:特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距离冲突;(2)家庭因素:经济负担、照护劳力负担;(3)自身因素:知识缺乏、错误的信息导向、治疗信念差、消极心理应激。结论医护人员应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让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获得相关知识, 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促使其MDV3100及时就诊, 早期治疗, 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术后FTS理念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1年2月住院治疗的176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Belnacasan体内实验剂量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首次排气、进食、Conditioned Media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www.selleck.cn/products/cobimetinib-gdc-0973-rg7420对照组,且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及PSQI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的VAS及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1.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减轻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且并发症少。

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微乳头、实体成分的关联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腺癌微乳头及实体成分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筛选2018年1月—2immediate postoperative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采集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selleck产品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724,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细胞角蛋白21片段抗原(cytokeratin 21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病理亚型等信息。采用Student’s 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微乳头、实体成分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 159例肺腺癌患者,分别有291例及248例患者含有微乳头、实体成分。6种肿瘤标志物中,CEA及CYFRA21-1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001)。含实体成分的肺腺癌患者,其CEA(2.92 ng/mL vs. 1.88 ng/mL,P <0.001)及CYFRA21-1(2.20 ng/mL vs. 2.02 ng/mL,P <0.001)表达显著高于不含实体成分的患者。同样,CEA(2.59 ng/mL vs. 1.92 ng/mL,P <0.001)及CYFRA21-1(2.1KD025体内5 ng/mL vs. 2.03 ng/mL,P=0.009)在含微乳头成分肺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不含微乳头成分者。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大小、CEA及CYFRA21-1与微乳头及实体成分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EA与实体(OR=2.87,95%CI:2.03~4.06,P <0.001)、微乳头(OR=2.36,95%CI:1.68~3.32,P <0.001)成分的关联仍然显著,而CYFRA21-1与微乳头、实体成分的关联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CEA及CYFRA21-1表达与微乳头、实体成分有关,可能作为肺腺癌微乳头、实体成分的预测因子。

肺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98例炎性假瘤及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征象,并进行分析。结果 周围性肺癌患者在“结节”、“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征象较多于肺炎性假瘤者,“桃尖”征及延时期持续强化情况发生率较低于肺炎性假瘤者(P<0.05);在“空洞”、“边界”、“钙化”等征象上比较(P>0.05),两者在“空洞”、“边界”、“钙化”方面比较未见差异(P>0.05)。肺炎性假瘤均为单发性病灶,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部分边缘稍模糊,可见磨玻璃影,局部胸膜增厚,“分叶”征、“空洞”征及肿大淋巴结少见,增强扫描延时期病灶呈持续性强化;周围型肺癌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为2~3cmMRTX1133供应商,病灶边缘可见“分叶”征,毛刺细短密集,伴有少许钙化,可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增强扫描中延时期持续强化不明显。结论 CT可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s作为鉴别肺炎性假瘤与LGX818周围型肺癌的可靠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的分期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患者分期中的价Dehydrogenase抑制剂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0例,患者在入院后实施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以患者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MSCT动态增强扫描用于结肠癌患者术前T、Biomass digestibility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术后病理组织活检明确60例大肠癌患者中≤T2期有4例、T3期有16例、T4期有40例;N0期有24例、N1期有26例selleck SCH727965、N2期有10例。MSCT诊断大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为93.33%(56/60);MSCT诊断大肠癌N分期准的确性为95.00%(57/60)。经Kappa一致性度量,MSCT诊断大肠癌患者T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62,P<0.05);MSCT诊断大肠癌患者N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20,P<0.05)。结论 将MSCT动态增强扫描用于结肠癌患者中诊断价值较高,能准确诊断出大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以及N分期,且和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高。

芡实壳醇提物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为明确芡实壳醇提物对SGC7901及Hep G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及机制。该研究采用75%乙醇对芡实壳超声提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醇提物总酚含量,采用CCK-8法检测醇提物对SGC7901和Hep G2细胞的增殖作用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PLX5622 molecular weight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醇提物对SGC7901和He 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浓度为200μg/m L的醇提物作用细胞48 h后,抑制率分别为92.63%和72.40%。细胞周期检测表明,浓度为200~800μg/m L的醇提物可使SGC7901细胞阻滞于G0/G1期;浓度为50~200μg/m L的醇提物可使Hep G2细胞阻滞于S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表明,醇提物可使SGC7901和He 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且具浓度依赖性,醇提物浓度为200μg/m L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1.92%和53.8寻找更多1%。细胞钙离子浓度测定表明,醇提物可使SGC7901和He PG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且具浓度依赖性,醇提物浓度为200μg/m L时,胞内钙离子浓度相Brain-gut-microbiota axis较对照组分别上升21.85%和14.14%。实验表明芡实壳醇提物可抑制SGC7901和Hep 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关。

miR-4727-5p通过调控EPS8L3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目的 探讨微小RNA-4727-5p(miR-4727-5p)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底物8样蛋白3(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kinase substrate 8-like protein 3,EPS8L3)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通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38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乳腺癌细胞系MB-MDA-468、SKBR3、MCF-7、T-47D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4727-5p的表达。将重组质粒miR-4727-5p或空载质粒转染至T-47D细胞,分别命名为miR-4727-5p组和对照组(Ctrl组)。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划痕愈合试验分别分析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Lorlatinib727-5p与EPS8L3 mRNA非翻译区的靶向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S8L3基因和EGFR信号通路蛋白p-EGFR、p-Raf1、p-MEK1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miR-4727-5pFG-4592作用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MCF-10A细胞比较,乳腺癌细胞系中miR-4727-Upper transversal hepatectomy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trl组比较,miR-4727-5p组T-47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EPS8L3是miR-4727-5p的靶基因。与Ctrl组比较,miR-4727-5p组EPS8L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EGFR、p-Raf1、p-ME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miR-4727-5p通过靶向抑制EPS8L3基因表达,干扰EGFR信号通路转导,从而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TOMATIS听觉训练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TOMATIS听觉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诊收治的7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TOMATIS听觉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应对情况、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mmune imbalance(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MATIS听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应SB431542 molecular weightKPT-330分子式方式, 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和康复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及康复护理在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术selleck MK-4827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在化疗后采用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化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失眠、呕吐与恶心、腹泻、便秘、总健康状况子量表与总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点击此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及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genetic background推广运用。

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结直肠癌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性及其疗效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 为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例)共计94例患者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48例, 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直肠癌81例, 结肠癌13例(2例为结肠双原发癌);肿瘤TNM分期:Ⅱ期12例, Ⅲ期82例;肿瘤高分化46例, 中分化37例, 低分化11例。26例(27.7%)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行单纯免疫治疗, 主要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68例(72.3%)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和微卫星稳定(MSS), 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 主要为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长程或短程MCC950核磁放疗, 或PD-1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分析评价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手术情况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包括以下指标:主要病理学缓解(MPR), 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在病理上残留肿瘤≤10%;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患者在病理上未见残留肿瘤;肿瘤评效为疾病控制率(DCR), 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Gefitinib.html稳定(SD)患者在全组中所占的比例;客观缓解率(ORR), 为CR+PR。结果全组9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4(1~10)个,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35/94), 包括皮肤相关不良反应35例(37.2%)、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22.3%)和免疫性肠炎8例(8.5%), 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占1.1%。末次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0(21~55) d, 直肠癌根治术81例, 结肠癌根治术11例, 结肠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2例;全部患者原发灶切除均达到R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1/94), 主要为吻合口漏(4例)、盆腔感染(4例)、腹腔积液(3例)、吻合口狭窄(3例)和腹盆腔出血(2例);Ⅰ~Ⅱ级并发症13例(13.8%), Ⅲ级并发Medicines procurement症8例(8.5%), 无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全组患者中位随访32(1~46)个月, DCR为98.9%(93/94), ORR为88.3%(83/94), pCR率41.5%(39/94), MPR率60.6%(57/94)。行单纯免疫治疗的26例dMMR和MSI-H患者pCR率为57.7%(15/26), MPR率为65.4%(17/26)。行联合免疫治疗的68例pMMR和MSS患者pCR率为35.3%(24/68), MPR率为58.8%(40/68)。结论对于初始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 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病理缓解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