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 为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例)共计94例患者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48例, 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直肠癌81例, 结肠癌13例(2例为结肠双原发癌);肿瘤TNM分期:Ⅱ期12例, Ⅲ期82例;肿瘤高分化46例, 中分化37例, 低分化11例。26例(27.7%)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行单纯免疫治疗, 主要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68例(72.3%)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和微卫星稳定(MSS), 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 主要为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长程或短程MCC950核磁放疗, 或PD-1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分析评价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手术情况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包括以下指标:主要病理学缓解(MPR), 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在病理上残留肿瘤≤10%;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患者在病理上未见残留肿瘤;肿瘤评效为疾病控制率(DCR), 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Gefitinib.html稳定(SD)患者在全组中所占的比例;客观缓解率(ORR), 为CR+PR。结果全组9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4(1~10)个,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35/94), 包括皮肤相关不良反应35例(37.2%)、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22.3%)和免疫性肠炎8例(8.5%), 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占1.1%。末次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0(21~55) d, 直肠癌根治术81例, 结肠癌根治术11例, 结肠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2例;全部患者原发灶切除均达到R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1/94), 主要为吻合口漏(4例)、盆腔感染(4例)、腹腔积液(3例)、吻合口狭窄(3例)和腹盆腔出血(2例);Ⅰ~Ⅱ级并发症13例(13.8%), Ⅲ级并发Medicines procurement症8例(8.5%), 无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全组患者中位随访32(1~46)个月, DCR为98.9%(93/94), ORR为88.3%(83/94), pCR率41.5%(39/94), MPR率60.6%(57/94)。行单纯免疫治疗的26例dMMR和MSI-H患者pCR率为57.7%(15/26), MPR率为65.4%(17/26)。行联合免疫治疗的68例pMMR和MSS患者pCR率为35.3%(24/68), MPR率为58.8%(40/68)。结论对于初始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 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病理缓解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
Category: Uncategorized
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治疗中天麻钩藤饮对心血管事件、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治疗中天麻钩藤饮对心血管事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选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研究组基于依那普利叶酸片行天麻钩藤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速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日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E/A、LVEF、日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E/A、LVEF更高,日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Hcy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E/A、LVEF更高,日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Hcy水平更低,心血管vascular pathology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治疗中天麻钩藤饮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左心室收Ipatasertib小鼠缩、舒张功能,降低Hcy水平,还可减少心血管事此网站件。
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调控环氧合酶2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long train acyl-CoA synthetases 4,ACSL4)调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在不同侵袭表型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ACSL4,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TCGA数据库分析ACSL4与COX2的表达关系,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CSL4对COX2的调控作用,ELISA检测COX2催化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分泌水平。结果 TCGA数据库分CL13900生产商析结果显示ACSL4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15,P <0.05)。在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过表达ACSL4,可明显增加该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COX2和波形蛋白表达也增加。在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Mucosal microbiome胞中敲低ACSL4表达可显著逆转该细胞的获悉更多侵袭能力,同时COX2和波形蛋白表达也降低。ELISA实验提示,敲低ACSL4后,COX2催化的代谢产物PGE2水平降低,过表达ACSL4后,PGE2水平升高。结论 ACSL4通过调控COX2表达促进PGE2的分泌,进而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治疗策略。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因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X-li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损伤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试验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2组治疗7d后总有效率,治疗7d、15d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70%BI 10773,高于对照组的62.79%(χ~2=9.382,P=0.002);治疗7d、15d后,试验组ALT复常率、AS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 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0%vs.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3,P=0.501)。结论ABT-263纯度 因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恢复患者肝功能,缩短患者的肝损伤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non-infective endocarditis接受治疗的78Galunisertib小鼠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将采用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的患者作为参照组(n=35),将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组(n=43)。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麻醉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切皮时,研究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参照组,舒张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切皮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心率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拔管后,研究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selleck抑制剂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麻醉质量高,且对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影响较小。
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制剂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分为HMB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疲劳评分简表(BFI)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寻找更多估患者术前、术后疲劳程度和生活质量;计时起走测试评估患者综合体能;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评估患者炎症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HMB干预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在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Bioactivatable nanoparticle均P<0.05)。HMB干预组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41.2±2.6)分比(45.7±3.1)分,P=0.001]。其中,在生活质量症状领域,HMB干预组患者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9.1±7.9)分比(15.2±8.2)分,P=0.008]。HMB干预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5.5±1.6)×10~9/L比(6.6±1.7)×10~9/L,P=0.042]。结论 相较于常规口服营养补充,添加HMB的口服营养Talazoparib作用补充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和疲劳程度,降低患者总体炎症水平。
超声心动图对升主动脉疾病患者血管弹性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升主动脉瘤、主动脉Stanford A型夹层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升主动脉血管弹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诊断为升主动脉瘤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以下简称A型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升主动脉瘤59例纳入A组,A型夹层65例纳入B组,另选取同期就诊者中患有高血压且无其他心脏疾病者65例纳入C组,70例健康成人纳入D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同时,测量左侧肱动此网站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压差(PP),通local and systemic biomolecule delivery过计算得出升主动脉的应变(AS)、僵硬指数(ASI)、扩张性(ADIS),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比较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肱动脉收缩压、升主动脉内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升主动脉夹层与AS、ASI、ADIS的关系。结果 A、B、C组的男性比例均高于D组,SBP、DBP、PP、ASD、ASI数值均高于D组,AS、ADIS数值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ASD、ASI数值高于C组,而AS、ADIS数值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性比例高于A组,ASD数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BP、ASD及升主动脉夹层均与ASselleck产品、ADIS呈负相关,与ASI呈正相关。其中,升主动脉夹层、ASD均为极强相关,与SBP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升主动脉疾病的血管弹性。A型夹层、升主动脉瘤、高血压均可降低升主动脉血管弹性,而A型夹层和升主动脉瘤可使血管弹性降低更明显。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且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其中,收缩压升高情况更为明显,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了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强化的治疗指导方案。考虑到高血压发病之后的表现不同,所以其治疗的难度selleck GDC-0973也会有所Biomimetic materials不同。以难治性高血压为例,该病的发病率约为6.1%,由于患者血压存在反复升购买FG-4592高问题,就需要做出的治疗指导分析。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对其发病诱因以及病变表现做出评价。并且对该病的治疗进展做出评价,以期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治疗提供帮助。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且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其中,收缩压升高情况更为明显,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了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强化的治疗指导方案。考虑到高血压发病之后的表现不同,所以其治疗的难度selleck GDC-0973也会有所Biomimetic materials不同。以难治性高血压为例,该病的发病率约为6.1%,由于患者血压存在反复升购买FG-4592高问题,就需要做出的治疗指导分析。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对其发病诱因以及病变表现做出评价。并且对该病的治疗进展做出评价,以期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治疗提供帮助。
LSG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60S大亚基出核转运GTP酶1(LSG1)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收治且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1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在15例乳腺癌癌组织和对照的癌旁组织中通过实时Oncologic safety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SG1的表达,选取其中6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对照癌旁组织标本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LSG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意义。结果:15例组织中有1例未检测出溶解曲线,故没有数值纳入统计。通过QRT-PCR检测,LSG1基因在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波动较大,出现两个表达MDV3100较高的值,致使乳腺癌癌组织整体上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WB检测中与对照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LSG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本次研究证实了LSG1基因在乳腺癌癌组织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购买Talazoparib,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可能作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