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指由于缺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病变,是造成婴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25%的HIBD幸存者遗留有严重的甚至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残疾,包括脑瘫、智力发育落后、认知能力下降等。目前临床上针对HIB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各种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及亚低温等。但该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且神经系统损伤很难恢复,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大大增加了患儿所在家庭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HIBD的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研究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是非常有益的,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是缝隙连接通寻找更多道(Gap junctions,GJs)和半通道(Hemichannel,HC)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Cx43的表达和功能改变,包括GJs偶联和HC活性,是神经系统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实,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Cx43表达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h UC-MSCs可能通过调节Cx43表达改善HIBD大鼠的神经功能。目的:探究h UC-MSCs干预对HIBD幼鼠脑组织中Cx43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挑选健康的7日龄SD幼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HIBD组)、治疗组(HIBD+h UC-MSCs组)。构建HIBD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7天,sham组和HI获悉更多BD组通过鼻内途径滴入磷酸盐缓冲液,HIBD+h UC-MSCs组通过鼻内途径滴入等体积含h UC-MSCs的磷酸盐缓冲液。在造模后的第14天,行为学评估完成后取脑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x43、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表达水平,q PCR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Cx43以及相关炎性因子m RNA的表达水平。给与JNK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处理后,观察各组幼鼠脑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sham组相比,HIBD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升高,h UC-MSCs治疗减轻了HIBD幼鼠的神经功能损伤;2.与sham组相比,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Cx43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h UC-MSCs治疗抑制了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Cx43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3.与sham组相比,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m RNA表达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fection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4 m RNA表达降低,h UC-MSCs移植抑制了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m RNA表达,促进了抗炎因子IL-4 m RNA表达;4.与sham组相比,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p-JNK蛋白表达增加,JNK表达无明显变化,h UC-MSCs治疗抑制了HIBD组幼鼠脑组织中p-JNK表达水平;5.与HIBD+h UC-MSCs组相比,HIBD+h UC-MSCs+茴香霉素组Cx43表达再次升高。结论:h UC-MSCs治疗可能通过JNK通路抑制Cx43表达,减轻HIBD幼鼠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