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期面对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这是一种炎症性新生儿肺病,可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对足月儿和过期产儿而言,具有潜在的致命后果,而胎粪成分复杂,MAS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晰。通过研究调控NF-κB通路与HO-1及相关氧化应激因子Drp-1、PGC-1α间的联系有利于探寻胎粪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理,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60只SD新生大鼠,雌雄不限,分为生理盐水组、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组、NF-κB抑制剂SN50低、中、高浓度组,每组10只,余下备用。通过气管暴露,气管内注入2ml/kg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其余组气管内注入2ml/kg的胎粪悬浮液制备新生大鼠胎粪吸入性肺炎模型。第二部分:造模成功后24h,生理盐水组与模型组不予NF-κB抑制剂处理,NF-κB抑制剂SN50低、中、高浓度组腹腔注射10μg/ml、30μg/ml、60μg/ml浓度SN50各100ul。6h后各组全部处死取材。第三部分:(1)免疫组化检测五组NF-κB抑制剂处理前后的肺组织p65、HO-1、PGC-1α、Drp-1表达;(2)Western Blot免疫RepSox半抑制浓度印迹法检测五组NF-κB抑制剂处理前后的肺组织p65、HO-1、PGC-1α、Drp-1蛋白表达量。【结果】1.新生大鼠气管导管内注入2ml/kg的胎粪悬浮液可使新生大鼠出现相应肺损伤。2.胎粪吸入综合症模型组相较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其动物肺组织p65、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增加趋势,HO-1、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3.在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大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N50后,新生大鼠肺组MK-4827织p65、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HO-1、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并与SN50呈浓度依赖性。【结论】1.通过气管暴露,新生大鼠气管内注入2ml/kg的胎粪悬浮液成功制备新生大鼠胎粪吸入综合症模型,为研究胎粪吸入性肺炎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良好基础。2.胎粪吸入可激活NF-κB通路,活化上调核染p65、Drp-1表达,下调H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3.随着SN50浓度升高,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65、Drp-1表达下调,SN50为60μg/ml时其蛋白下降趋势最明显,而HO-1、PGC-1α的蛋白逐步上调,与SN50浓度呈依赖性。4.本研究通过对SD胎粪吸入综合症模型新生大鼠注入SN50抑制NF-κB通路所致的肺部炎症,明确了HO-1、Drp-1、PGC-1α的表达水平变化,为明确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肺炎的发生机理提供参考,从Pre-formed-fibril (PFF)而为研究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开辟新途径;拟为早期干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治疗肺组织炎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