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究丹参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治疗膀胱癌(BC)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中药丹参活性成分;运用Gene CaAMG510说明书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BC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工具整合丹参治疗BC的潜在靶点并绘制韦恩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Roxadustat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丹参酮Ⅱ_A(TanⅡ_A),隐丹参酮(CPT),木犀草素(LUT)分别以不同浓度(0、1、2、4、8、16、32μmol·L~(-1))对膀胱癌T24、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碘化吡啶(PI)染色法分析TanⅡ_A、PSMA-targeted radioimmunoconjugatesCPT及LUT(0、4、8μmol·L~(-1))诱导5637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anⅡ_A(0、4、8、16μmol·L~(-1))对关键靶点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筛选结果显示丹参65个活性成分,39个丹参-BC共同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含神经元-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途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CCK-8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TanⅡ_A、CPT及LUT均能明显抑制BC细胞T24和5637细胞的增殖(P<0.05),且3个药物均对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在5637细胞系中,TanⅡ_A组的半抑制浓度(IC_(50))明显低于CPT及LUT组(P<0.05)。PI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anⅡ_A、CPT及LUT均能诱导5637细胞凋亡,诱导凋亡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TanⅡ_A、CPT、LUT(P<0.05)。Western blot实验表明TanⅡ_A作用于5637细胞后能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治疗B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PI3K,p-Akt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浅谈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根据Laduviglusib说明书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采取达格列净,研究组患者在达格列净基础上采取百令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尿微量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LXH254 IC50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capacitive biopotential measurement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将达格列净和百令胶囊进行联合使用,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效果更好。

药食同源赶黄草醇提物对中式香肠脂质氧化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四川古蔺赶黄草富含黄酮类、酚类、萜类、酯类和有机酸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通过超声辅助提取法得到赶黄草醇提物,其总MK-1775细胞培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7.43±1.41 mg RT/g和14.78±0.95 mg GAE/g。同时利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出该赶黄草提取物中的43种主要化学物。将0.05%、0.1%、0.3%的赶黄草提取物和0.02%BHA+BHT(1:1)分别添加到中式香肠中,研究其对香肠脂质氧化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中式香肠在不同贮藏时间的酸价、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和TVB-N值的测定,研究发现0.3%赶黄草提取物组的TBARPLX5622抑制剂S值在第35 d明显低于0.02%BHA+BHT(1:1)对照组,添加赶黄草提取物对中式香肠中blood biochemical蛋白质羰基含量、蛋白质巯基含量和TVB-N值的作用也能达到对照组的效果。虽然赶黄草提取物组别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对照组略高,其所反映的对抗脂质氧化的能力仍明显优于空白组。因此赶黄草提取物可作为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候选之一应用于中式香肠生产,对延长产品品质和货架期有积极的作用。

山核桃饼粕生物活性肽的制备与活性研究

山核桃imaging biomarker饼粕作为山核桃加工的副产物,并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然而山核桃饼粕含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活性肽来源。根据多肽得率、总抗氧化能力和分子量分布,从四种常见蛋白酶中选出复合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并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水解工艺为55℃,pH 7.7,酶浓度3900 U/g和2 h。山核桃饼粕蛋白水解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249 mg/mL和0.362 mg/mL。经复合蛋白酶水解后所得Roxadustat多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 kDa范围,含量达到94.03±0.41%。HPLC分析结果显示,多肽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FTIR与XRD结果显示,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从29.49%和24.9%下降到20.31%和15.16%。β-折叠、β-反平行和无规则卷曲分别从24.23%、7.72%和13.66%增加到33.45%、9.30%和21.79%。超滤果显示,分子量(MW)<3 kDa的组分抗氧化能力最高。通过凝胶色谱和LC-MS/MS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肽段,其中VYGYADK和VLFSNY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氨基酸替换实验结果表明,VYGYADK发挥抗氧化的关键氨基酸是Tyr。分子对接结果表明,VYGYADK和VLFSNY可以与Keap1蛋白的Kelch区域结合。细胞活力结果显示VYGYADK和VLFSNY对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500-2000 μM)。同时,VYGYADK和VLFSNY显著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了 SOD和CAT的活性。对超滤所得的三个组分>10 kDa,3-10 kDa和<3 kDa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3 kDa组分显示出最高的抑制活性,在3 mg/mL时抑制率达到47.90%。都其进行序列鉴定后利用PeptPF-6463922小鼠ide Ranker网站和Autodock Vina对所得多肽进行筛选并将多肽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进行分子对接,以最低结合能为指标,筛选出四条可能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肽,分别为PWLYFI、HAFFPL、WIFWVGP 和 QFPEW。PWLYFI、WIFWVGP 和 QFPEW 均表现出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中PWLYFI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在1 mg/mL时达到57.17± 6.32%和51.71±2.76%。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Deacetyl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se 9,HDAC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Th2、Th17、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上海瑞金医selleck院呼吸科47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期哮喘组、轻度哮喘组和中重度哮喘组,各组均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调查哮喘控制情况。并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MS-354825体外(PBMCs),Trizol法抽提RNA,采用荧光实时定量方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3、IL-4、HDAC9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17以及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PBMCs中GATA3、IL-4 mRNA总体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8.12±7.57、743.6±312.8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6±0.22、0.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0和37.00,P<0.01),HDAC9 mRNA在间歇期、轻度、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0±0.50、89.6±18.0和323.0±65.3,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2,P<0.05)。同时,哮喘患者总体血浆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为83±5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22(U=153.50,P<0.01),而TGF-B表达水平下降趋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DAC9 mRNA表达水平与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2,P<0.05),与IL-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与IL-17水平呈现正相关(r=0.538,P<0.05),与TGF-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17,P<0.05)。在中重度哮喘患者中,HDAC9 mRNA水平与肺功能FEV_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657,P<0.05)。结论哮喘患者PBMCs中HDAC9 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其升高不仅与哮喘发病相关的Th2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GATA3、细胞因子IL-4 mRNA表达水平以及Th17、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且与哮喘患者FEV_1占预计值%密切相关。

聚氨酯降解菌的筛选及人工菌群的构建

随着塑料产量日益增加,以及废弃塑料管理不善,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聚氨酯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是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塑料废弃物处理方式,如填埋和焚烧,具有容易造成泄露污染和释放有害气体的弊端。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可以通过生物转化将降解产物合成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因此,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青岛小涧西垃圾填埋场取得塑料垃圾和土壤样品,通过含有聚氨酯粉末的培养基筛选得到3个具有聚氨酯降解能力的自然菌群,分别命名为Q2、Q3和Q11。研究发现,这3个自然菌群能够降解水性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薄膜,且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培Ethnomedicinal uses养温度为37℃。在最适条件下,自然菌群Q3生长最好,以聚氨酯薄膜为唯一碳源培养120 h后最终OD600达到5.0左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聚氨酯薄膜降解后表面变得粗糙且形成孔洞;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到聚氨酯薄膜降解后表面官能团发生变化;通过接触角分析发现聚氨酯降解后其表面疏水性明显下降;通过高效液相色Telaglenastat纯度谱检测到聚氨酯降解产生己二酸和1,4-丁二醇等在聚氨酯合成中常用的单体,在培养72 h后,降解效果最好的自然菌群Q3的产物积累量分别达到436.5 mg/L和212.3 mg/L。此外,本研究还检测到自然菌群胞外酯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为探究其降解聚氨酯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确定菌群中支持聚氨酯降解的菌种,本研究通过DLN平板分离法从聚氨酯降解菌群中分离得到Alcaligenes faecalis,Bacillus megaterium,Brucella sp.,Cupriavidus sp.,Microbacterium laevaniformans,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Paenochrobactrum glaciei和Pseudomonas stutzeri等 8 株单菌,其中Paenochrobactrum glaciei和Pseudomonas stutzeri具有单独降解聚氨酯的能力。我们尝试利用不同的组合构建人工菌群进行聚氨酯的降解,发现当分别引入Cupriavidus sp.时,这两株单菌降解聚氨酯的能力更强,且这种人工菌群的降解效果优于自然菌群。其中,Cupriavidus sp.与Pseudomonas stutzeri构成的人工菌群对聚氨酯的降解效果最好,在培养48 h后,胞外酯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17 U、0.59 U和185.75 U;培养72 h后,降解产物己二酸和1,4-丁二醇的积累量分别为919.46 mg/L和345.19 mg/L。本研究不仅从环境中筛选到能够高效降解聚酯型聚氨酯的自然ICI 46474配制菌群,还分离得到降解聚氨酯的单菌Paenochrobactrum glaciei和Pseudomonas stutzeri,其中,Paenochrobactrum glaciei为本菌属首次发现的具有聚氨酯降解能力的菌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更高效的聚氨酯降解人工菌群。此外,本论文对聚氨酯降解产物和可能参与聚氨酯生物降解的胞外酶的分泌及活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聚氨酯生物降解的机制以及提高聚氨酯生物降解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社区ABT-199半抑制浓度“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探讨该干预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受“1+1+1”社区签约服务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取家庭医生获悉更多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第6、12个月2组患者的rickettsial infections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SCL-90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始终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SSR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始终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SBP、DBP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 家庭医生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心理疏导有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熊果酸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探究其作用机JQ1生产商制。方法 建立GDM孕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Genetic animal modelsmg·kg~(-1))、熊果酸高和低剂量组(100、50 mg·kg~(-1)),同时另设未造模孕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4只,给药治疗19 d,检测孕鼠空腹血糖(FGB)、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孕鼠、胎鼠及胎盘质量,测定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染色观察胰腺病变及胰岛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蛋白激酶B (Akt)蛋白磷酸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INCB28060较,模型组孕鼠FBG和HOMA-IR显著升高,FINS显著降低,孕鼠体质量、胎鼠和胎盘质量均升高,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胰岛组织损伤明显,凋亡细胞增加,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高、低剂量组孕鼠FBG、HOMA-IR降低,FINS升高,孕鼠体质量、胎鼠和胎盘质量降低,胰腺SOD、CAT和GSH-Px活力提高,MDA含量降低,胰岛组织损伤得到改善,凋亡细胞减少,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 熊果酸对GDM大鼠胰岛素抵抗具有抑制作用,可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季节与气温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季节与气温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260例及同期气象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和常规血液学检查结果,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及气温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冬季血压、体质量指数、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分、总胆固醇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夏季(P<0.05)。当糖获悉更多化血红蛋白≥7%时,其春季水平高于其他季节(P<0.05)。空腹血糖水平在1月达到高峰,7月达到低谷,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在2月达到高峰,8月达到低谷。血糖水平呈现随气温降低而升高的趋势,且气温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将气温与血糖水平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空腹血糖与月均每日平均气温、月均每日最低气温、月均每日最高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r_s分别为-0.690、-0.637、-0.764,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滞后2个月的月均每日平均气温、月均每日最低气温、月均每日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_s分别为-0.729、-更多0.750、-0.743,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水平高于其他季节,且月均每日平均气温、月均每日最低气温、月均每日最高气温均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精细化管理新产程模式联合改良接生手法对妊娠期高血压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理新产程模式联合改良接生手法对妊娠期高血压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80例,按照自然分娩产程管理方式和接生手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新产程模式联合改良接生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管理联合传统接生手法,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妇会阴情况、新生儿结局及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分娩epigenetic drug target时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血压正常率selleck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会阴水肿及伤口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会阴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新生儿肌肉活动受限发生率(7.5%)、声音低沉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35.0%),分娩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精细化管理新产程模式联合改良接生更多手法能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症状,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发生,减少产妇分娩疼痛及会阴损伤程度,降低分娩后SAS评分,提高自然分娩质量,改善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