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曲尼司特联合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PD0325901年10月治疗的烧伤及外伤所致增生性瘢痕患者136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曲尼司特联合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学效果、胶原纤维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略高于对照组的86.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VSSpatient medication knowledg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www.selleck.cn/products/lgx818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以上各项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Ⅰ型胶原纤维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P-2、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MMP-2、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尼司特联合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烧伤及外伤所致增生性瘢痕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瘢痕情况,具有更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胶原纤维指标,具有良好的MMPs调节效应,并且安全可靠。
敦煌灸法对RA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MMPs的影响
目的:通过敦煌灸疗选穴组悬钟、风市穴和常规艾灸选穴组足三里、肾俞,验证敦煌灸法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常规灸组和敦煌灸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风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给予1 mg/kg甲氨蝶呤腹腔注射;常规灸组在大鼠后三里(双)、肾俞(双)艾灸;敦煌灸组selleckchem Vorinostat在悬钟(双)、风市(双)艾灸。于造模前、实验第21、31天测量大鼠足趾厚度并记录。第21、3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治疗结束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2、TNF-α、IL-4、IL-burn infection10、MMP-3和MMP-9的含量。每组大鼠取左后足踝关节滑膜,HE染色,200倍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第21、31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厚度、AI评分升高(P <0.01);第31天,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常规灸组、敦煌灸组大鼠足趾厚度、AI评分降低(P <0.01),与常规灸组比较,敦煌灸组大鼠足趾厚度、AI评分降低(P <0.05)。实验第31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2、TNF-α含量升高(P <0.01),IL-4、IL-10含量下降(P <0.01),血清MMP-3、MMP-9含量明显增多(P <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常规灸组、敦煌灸组大鼠血清IL-2、TNF-α含量均下降(P <0.01,P <0.05),IL-4、IL-10含量均上升(P <0.01,P <0.CH-22319105),MMP-3、MMP-9含量均明显减少(P <0.01);与常规灸组比较,敦煌灸组大鼠血清IL-2、TNF-α含量降低(P <0.05),IL-4、IL-10含量升高(P <0.05),MMP-3、MMP-9含量均下降(P <0.05)。结论:敦煌灸疗可明显降低RA大鼠AI评分,降低大鼠足趾肿胀度,减少大鼠滑膜组织增生、炎性浸润,减轻滑膜细胞水肿,减少血管增生。其机制与敦煌灸疗能降低血清IL-2、TNF-α含量,增加IL-4、IL-10含量,抑制MMP-3、MMP-9表达水平,动态调节炎症平衡,缓解关节炎症,减少软骨破坏有关。敦煌灸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灸组,提示在RA早期从“少阳主骨”出发选穴治疗更优。
聚焦解决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PLX5622核磁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引入聚焦解决模式对不良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引入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观察2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FBG)、空腹血糖(FBG)]、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BL)]、健康知识掌握状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经干预,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指标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edication management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经干预研究组HbA1c、2hPBG、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研究组患者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GSI-IX研究购买善,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引入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不良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更利于患者功能能及血糖水平的改善,且不良情绪明显改善,值得借鉴。
结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后血清CEA、VEGF、MMP-9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95例初治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EA、VEGErdafitinib临床试验F、MMP-9水平,分析血清CEA、VEGF、MMP-9水平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3年总生存率(OS)关系,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结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CEA、VEGF、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TACE治疗前(P0LY294002溶解度.05)。TACE治疗后血清CEA、VEGF、MMP-9水平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长径无关(P0.05);而与患者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及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3年后95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OS为45.26%,生存分析发现TACE治疗后血清CEA水平≥5 μg/L患者3年OS明显低于血清CEA水平5 μg/L患者(P0.05),血清VEGF水平≥269 mg/L患者3年OS明显低于血清VEGF水平269 mg/L患者(P0.05),血清MMP-9水平≥192 mg/L患者3年OS明显低于血清MMP-9水平192 mg/L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ACE治疗后血清CEA、VEGF、MMP-9水平均是影响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CEA、VEGF、MTissue SlidesMP-9水平均明显降低,揭示此三种分子可能作为结肠癌肝转移预后评价的指标。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肥胖病人血清脂联素、血尿酸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肥胖病人血清脂联素、血尿酸水平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住院的原发性高NSC125066采购血压病人200例,非高血压病人180例。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高血压肥胖组(108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2例),将非高血压病人分为单纯肥胖组(84例)和对照组(9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脂联素,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指标,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4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脂联素、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肥胖组与对照组、单纯肥胖组、单纯高血压组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肥胖组、单纯肥胖组、单纯高血压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肥胖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preventive medicine对照组及单纯肥胖组;对照组、单纯肥胖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肥胖组血尿酸、LVMI逐渐升高,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Imidazole ketone erastin供应商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血尿酸与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3,0.578,0.735,P<0.001);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脂联素与LVM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7,-0.678,-0.862,P<0.001)。体质指数、收缩压、血尿酸、脂联素是影响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该模型中血尿酸和脂联素贡献作用较大。结论 高血尿酸、低脂联素与左室肥厚有关,原发性高血压与肥胖同时存在、血尿酸增高、脂联素降低可能促进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且血尿酸、脂联素可作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肥胖病人左室肥厚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肥胖等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究丹参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治疗膀胱癌(BC)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中药丹参活性成分;运用Gene CaAMG510说明书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BC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工具整合丹参治疗BC的潜在靶点并绘制韦恩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Roxadustat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丹参酮Ⅱ_A(TanⅡ_A),隐丹参酮(CPT),木犀草素(LUT)分别以不同浓度(0、1、2、4、8、16、32μmol·L~(-1))对膀胱癌T24、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碘化吡啶(PI)染色法分析TanⅡ_A、PSMA-targeted radioimmunoconjugatesCPT及LUT(0、4、8μmol·L~(-1))诱导5637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anⅡ_A(0、4、8、16μmol·L~(-1))对关键靶点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筛选结果显示丹参65个活性成分,39个丹参-BC共同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含神经元-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途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CCK-8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TanⅡ_A、CPT及LUT均能明显抑制BC细胞T24和5637细胞的增殖(P<0.05),且3个药物均对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在5637细胞系中,TanⅡ_A组的半抑制浓度(IC_(50))明显低于CPT及LUT组(P<0.05)。PI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anⅡ_A、CPT及LUT均能诱导5637细胞凋亡,诱导凋亡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TanⅡ_A、CPT、LUT(P<0.05)。Western blot实验表明TanⅡ_A作用于5637细胞后能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治疗B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PI3K,p-Akt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浅谈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根据Laduviglusib说明书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采取达格列净,研究组患者在达格列净基础上采取百令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尿微量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LXH254 IC50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capacitive biopotential measurement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将达格列净和百令胶囊进行联合使用,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效果更好。
药食同源赶黄草醇提物对中式香肠脂质氧化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四川古蔺赶黄草富含黄酮类、酚类、萜类、酯类和有机酸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通过超声辅助提取法得到赶黄草醇提物,其总MK-1775细胞培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7.43±1.41 mg RT/g和14.78±0.95 mg GAE/g。同时利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出该赶黄草提取物中的43种主要化学物。将0.05%、0.1%、0.3%的赶黄草提取物和0.02%BHA+BHT(1:1)分别添加到中式香肠中,研究其对香肠脂质氧化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中式香肠在不同贮藏时间的酸价、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和TVB-N值的测定,研究发现0.3%赶黄草提取物组的TBARPLX5622抑制剂S值在第35 d明显低于0.02%BHA+BHT(1:1)对照组,添加赶黄草提取物对中式香肠中blood biochemical蛋白质羰基含量、蛋白质巯基含量和TVB-N值的作用也能达到对照组的效果。虽然赶黄草提取物组别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对照组略高,其所反映的对抗脂质氧化的能力仍明显优于空白组。因此赶黄草提取物可作为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候选之一应用于中式香肠生产,对延长产品品质和货架期有积极的作用。
山核桃饼粕生物活性肽的制备与活性研究
山核桃imaging biomarker饼粕作为山核桃加工的副产物,并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然而山核桃饼粕含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活性肽来源。根据多肽得率、总抗氧化能力和分子量分布,从四种常见蛋白酶中选出复合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并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水解工艺为55℃,pH 7.7,酶浓度3900 U/g和2 h。山核桃饼粕蛋白水解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249 mg/mL和0.362 mg/mL。经复合蛋白酶水解后所得Roxadustat多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 kDa范围,含量达到94.03±0.41%。HPLC分析结果显示,多肽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FTIR与XRD结果显示,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从29.49%和24.9%下降到20.31%和15.16%。β-折叠、β-反平行和无规则卷曲分别从24.23%、7.72%和13.66%增加到33.45%、9.30%和21.79%。超滤果显示,分子量(MW)<3 kDa的组分抗氧化能力最高。通过凝胶色谱和LC-MS/MS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肽段,其中VYGYADK和VLFSNY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氨基酸替换实验结果表明,VYGYADK发挥抗氧化的关键氨基酸是Tyr。分子对接结果表明,VYGYADK和VLFSNY可以与Keap1蛋白的Kelch区域结合。细胞活力结果显示VYGYADK和VLFSNY对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500-2000 μM)。同时,VYGYADK和VLFSNY显著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了 SOD和CAT的活性。对超滤所得的三个组分>10 kDa,3-10 kDa和<3 kDa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3 kDa组分显示出最高的抑制活性,在3 mg/mL时抑制率达到47.90%。都其进行序列鉴定后利用PeptPF-6463922小鼠ide Ranker网站和Autodock Vina对所得多肽进行筛选并将多肽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进行分子对接,以最低结合能为指标,筛选出四条可能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肽,分别为PWLYFI、HAFFPL、WIFWVGP 和 QFPEW。PWLYFI、WIFWVGP 和 QFPEW 均表现出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中PWLYFI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在1 mg/mL时达到57.17± 6.32%和51.71±2.76%。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Deacetyl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se 9,HDAC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Th2、Th17、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上海瑞金医selleck院呼吸科47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期哮喘组、轻度哮喘组和中重度哮喘组,各组均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调查哮喘控制情况。并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MS-354825体外(PBMCs),Trizol法抽提RNA,采用荧光实时定量方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3、IL-4、HDAC9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17以及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PBMCs中GATA3、IL-4 mRNA总体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8.12±7.57、743.6±312.8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6±0.22、0.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0和37.00,P<0.01),HDAC9 mRNA在间歇期、轻度、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0±0.50、89.6±18.0和323.0±65.3,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2,P<0.05)。同时,哮喘患者总体血浆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为83±5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22(U=153.50,P<0.01),而TGF-B表达水平下降趋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DAC9 mRNA表达水平与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2,P<0.05),与IL-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与IL-17水平呈现正相关(r=0.538,P<0.05),与TGF-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17,P<0.05)。在中重度哮喘患者中,HDAC9 mRNA水平与肺功能FEV_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657,P<0.05)。结论哮喘患者PBMCs中HDAC9 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其升高不仅与哮喘发病相关的Th2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GATA3、细胞因子IL-4 mRNA表达水平以及Th17、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且与哮喘患者FEV_1占预计值%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