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Bio-nano interface脂蛋白a(LPa)、尿酸(UA)联合检验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到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Hcy、LPa、UA检测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患者体内血清中Hcy、LPa、UA含量相比较,实验组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中Hcy、LPa、UA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体内的Hcy、Lpa、UA的表达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明显呈增高D-Lin-MC3-DMA试剂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cy、Lpa、UA的水平表达是Gensini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4)将得到的Hcy、LPa、UBMS-907351供应商A体内含量分别做ROC曲线得到Hcy、Lpa、UA的AUC与联合因子分别等于0.818,0.850,0.885,0.920,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的Hcy、Lpa、UA水平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也呈现出升高的水平。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结肠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并可伴有多种并发症,转化为结肠癌的风险较高。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和相关结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和免疫抑制剂等是现代临床治疗selleck AG-221溃疡性结肠炎和相关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理想。多年来,中医药由于其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相关结肠癌方面备受关注。黄芩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芩、芍药、甘草和大枣组成,具有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购买Laduviglusib效,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黄芩汤成分复杂,以多靶点多途径发Medical alert ID挥作用。经文献查阅并结合本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发现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相关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氧化应激,调控肠道菌群、细胞周期、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相关。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较为详尽的综述,以期能够为黄芩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西黄丸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相关方法对西黄丸治疗乳腺癌的机制进行系统预测及分析。方法 通过TCMSP、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及本草组鉴数据库检索西黄丸的相关成分及靶点,根据ADME平台筛选中药有效活性成分。检索Gene Cards、OMIMMedicine analysis数据库获取乳腺癌的疾病靶点,并基于GEO数据库下载并分析芯片GSE33447,筛选出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的差异基因。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治疗靶点网络,基于String平台绘制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R3.6.1软件对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以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相关化合物106个,有效成分4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76个。西黄丸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成分为Quercetin、Petunidin、Morin、Beta-Sitosterol和Ellagic acid等。PPI网络显示度值排名前10位的靶基因为CASP3、EGFR、IL6、MYC、VEGFA、ESR1、CCND1、ERBB2、FOS、AR。GO富集分析得到乳腺癌相关的1277个生物学过程(BP)、85个分子功能(MF)及37个细胞组分(CC)。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西黄丸治疗乳腺癌可能是通过AGE-RAGECB-839体外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相关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SB431542价格通路、TNF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达到治疗效果。结论 西黄丸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治疗乳腺癌,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该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芪消结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芪消结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择期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参芪消结汤治疗。2组均治疗21 d。比较2组治疗3~7NSC 125973分子量 d后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手术相关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 2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selleck CL13900CD8~+水平non-medical products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2组治疗后血浆APTT、PT、T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血浆Plt、FIB、D-D、血清CD8~+水平及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参芪消结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疼痛,改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
数字PCR法检测血液EGFR基因T790M突变的评价
目的 使用血浆循环肿瘤DNA基因突变检测国家参考品,对EGFR基因FulvestrantT790M突变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检测限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提取国家参考品的血浆游离DNA,并测定浓度。取不同浓度的EGFR基因T790M突变的游离DNA样本,加入装有ddPCR和ddPCR MIX3的PCR预混液的PCR管中,混匀后使用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进行微滴制备。将微滴转入96孔板内后,使用微滴式数字PCR系统的封膜仪和PCR仪进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行封膜和PCR扩增。取PCR扩增样本,加至芯片中,使用生物芯片阅读仪读取结果。结果 对国家参考品中不同突变频率的EGFR基因T790M突变样本,试剂盒能够准确检出T790M突变。对国家参考品中EGFR基因其他突变的样本,试剂盒未检出T790M突变。试剂盒能够准确检测0.05%突变频率的国家检测限参考品。结论 EGFR基因T790M突CSF-1R抑制剂变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具有很好的检测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国家参考品具有很好的检测方法适用性。
厄洛替尼在眼表的并发症:3个病例不同转归
目的 报道3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厄洛替尼眼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3个病例不同转归的原因。方法 病例系列报道。结果 病例Double Pathology1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近7年,眼selleck Ipatasertib部检查发现双眼角膜点状上皮脱落,未停用靶向药物而仅眼部用药后角膜上皮修复。病例2患者使用厄洛替尼2年余,单眼出现无菌性角膜溃疡伴角膜基质变薄,患眼接受多层羊膜移植同时停用厄洛替尼1周后,缺损的角膜上皮逐渐愈合。这2例患者全身除肺癌病史外,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病例3患者除了肺Wnt-C59体外癌,还有明确的干燥综合征病史,在接受厄洛替尼治疗2年余后,眼表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溶解和穿孔,并且进行了4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停用厄洛替尼后眼表才逐渐趋于稳定。结论 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之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排除眼表基础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眼表疾病。同时,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需定期接受眼科随访,以避免眼表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不对称[5+1]环化反应合成螺吗啉氧化吲哚的研究
螺环氧化吲哚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结构单元,是构成诸多药物、天然产物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的基本结构,开发更加高效、绿色、简便的新型合成策略是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BINOL骨架衍生的手性磷酸及手性磷酰亚胺酸类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变3,3’位置的取代基可以起到调节催化剂酸性以及手性空腔体积大小的作用,便于以更适合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反应的立体控制。本论文旨在利用手性磷酰亚胺酸类催化剂完成手性螺吗啉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一种更为直接的、行之有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本Multi-subject medical imaging data论文重点研究了BINOL型手性磷酰亚胺酸催化的2-吡咯苯酚与N-取代靛红之间的不对称[5+1]环化反应,构建了多个含有螺环手性中心的螺吗啉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我们首先将3,3’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磷酸以及手性磷酰亚胺酸催化剂应用到该环化反应中,结果3,3’位为2-萘基取代的BINOL型手性磷酰亚胺酸被证明是最适合该环化反应的催Talazoparib使用方法化剂。通过对反应溶剂、温度、添加剂等条件的筛查,确立了反应的最优条件。我们在建立的最优条件的基础上对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底物进行扩展,获得了44个螺环氧化吲哚结构反应实例,产率最高可达96%,ee值最高可达99%。我们随后又将N-取代的靛红更换为N-未取代的靛红,并对2-吡咯苯酚与N-未取代靛红间的不对称[5+1]环化反应进行了再一次的条件优化,最终以85%的收率,83%的ee值提供了预期的螺环产物。实验结果表明,以手性磷酰亚胺酸为催化剂确立的催化体系不仅能够成功地构建高对映选择性的螺环吗啉氧化吲哚类化合物,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的特点,我们的研究MG132研究购买成果还丰富了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通心络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治疗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mbedded nanobioparticles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2.19%、85.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70.31%(χ~2=5.006、4.57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CB-839试剂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SD),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SAO评分和左ICI 46474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特征及参数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特征及参数在诊断Excisional biopsy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强化情况及环形强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ep、Ktrans均高于对照组(P<0.05);KeBafilomycin A1采购p、KtransPF-6463922联合诊断的AUC为0.861,较各指标单一诊断价值更高;预后不良患者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强化情况及环形强化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Kep、Ktrans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强化、环形强化及Kep、Ktrans均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独立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特征以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内部不均匀强化及环形强化为主,且定量参数Kep、Ktrans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可通过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特征及参数诊断乳腺癌,预测预后。
基于分子对接分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 L的研究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分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化学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结合情况。方法:利用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结合文献构建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小分子配体库,采用Surflex-Dock模块完成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分子对接分析。通过Ligplot计算核心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形成的氢键、疏水作用。结果:获得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活性成分74个,通过分子对接发现,26个活性成分与HIV-1蛋白酶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7),5个活性成分与Cathepsin L蛋白酶有较好的结合(Total score>7)。Diosmetin与HIV-1蛋白酶相互作用形成四个氢键(Gly27,Gly48,Gly49,Arg8),Harmonyl与HIV-1蛋白酶D-Lin-MC3-DMA纯度相互作用形成两个氢键(Arg8,Asp30)。结论:本研究初步Ponto-medullary junction infraction筛选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具有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化学成分Regorafenib,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