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RAAS的影响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分层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n=93)、对照组(n=94)。两组均接受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及美托洛尔,联合组加用依折麦布,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重构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并根据direct to consumer genetic testing患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变化评估其RAAS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相较于治疗前而言有所下降,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而言更大,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相较于Ceralasertib使用方法治疗前而言有所下降,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而言更大,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RA、AngⅡ、ALD均相较于治疗前而言有所下降,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而言更大,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Baf-A1试剂5)。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82.98%更高,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美托洛尔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能够通过进一步调节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达到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并调节RAAS功能的目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HBV-DNA水平、甾醇氧-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肝细胞癌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HBV-DNA水平、甾醇氧-酰基转移酶1(Sterol O-acyltransferase, SOAT1)表达及肝细胞癌肿瘤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HBV相关肝细胞癌病例及病历资料中HBV-DNA水平数据,同时收集病例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OAT1表达情况并评估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OAT1高表达病例组和SOAT1低表达组HBV-DNA高水平率分别为81.08%(30/37)和19.05%(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SOAT1表达与HBV-DNA水平之间呈现相关性(χ~(2)=21.253,P<0.05)。低分化肝细胞癌病例组中HBV-DNA高水平率为71.05%(27/38),中高分化肝细胞癌组中HBV-DNA高水平率为35.00%(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HBV-DNA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呈现相关性(χ~(2)=7.021,P<0.05)。SOAT1在所有收集病例中整体高表达率为63.79%(37/58),在所有配对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OAT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现相关性(χ~(2)=19.889,P<0.05)。在低分化病例组中SOAT1普遍呈现高表达,高表达率为84.21%(32/38),在分化程度较高的HCC样本中SOAT1普遍呈现低表达,少数样本高点击此处表达,高表达率仅为25%(5/20)。结论HX-li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BV-DNA水平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癌中HBV-DNA水平更高;SOAT1表达水平亦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INCB018424供应商癌中SOAT1表达水平亦更高;且HBV-DNA水平与SOA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SOAT1是细胞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以上提示HBV感染可能影响SOAT1的功能及水平从而干预肝细胞脂质代谢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及演进。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并不属于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治疗心力点击此处衰竭患者的常用药物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为主,虽然上述药物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但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因其各项身体机能正处于逐渐衰退的趋势,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四肢无力、胃肠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软瘫等不良情况,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而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双重抑制的Structuralization of medical report超分子钠盐复合物,主要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根据摩尔比的比例组成的,通过美国和欧盟的批准上市后,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相关的医学数据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MRTX849浓度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改善预后。因此,文章就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和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作以下综述。

金钱松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和波谱方法从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种子95%乙醇冷浸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分离鉴定了17个松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pseudoamaol A (1)、12α-hydroxyabietic acid (2)、12-methoxy-7,13-abietadien-18-oic acid (3)、13-hydroxy-8,11,13-podocarpatrien-18-oic acid (4)、15-hydroxy-7,13-abietadien-12-on-18-oic acid (5)、8(14)-podocarpen-13-on-18-oic acid (6)、holophyllin K (7)、metaglyptin B (8)、7α-hydroxydehydroabietinsaure-methylester (9)、7-oxodehydroabietic acid (10)、15-hydroxy-7-oxodehydroabietiAG-221试剂nsaure-methylester (11)、15-methoxydidehydroabietic acid (12)、7-oxo-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 (13)、15-hydroxydehydroaBio-based productionbietic acid (14)、8,11,13-abietatriene-15,18-diol (15)、8,11,13-abietatriene-15-hydroxy-18-succinic acid (16)、7β-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 (1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3种肿瘤细胞株(HepG2、SH-SY5Y、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LBH589 IC50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8和17对K562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IC_(50)分别为26.77、37.35μmol·L~(-1)。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及心LY2835219 NMR律失常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曹县县立医院收治的疑似伴有心肌缺血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aquatic antibiotic solution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此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心电异常检出率、心肌缺血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心肌缺血部位、ST段改变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下壁、侧壁心肌缺血检出率,ST段抬高、压低及对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40.00%、41.00%、37.00%、41.00%、53.00%、59.00%、75.00%、72.00%、17.00%、11.00%、44.00%、49.00%,95.71%、73.33%、89.0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23.00%、17.00%、16.00%、21.00%、37.00%、29.00%、52.00%、更多51.00%、1.00%、0.00%、22.00%、19.00%,51.43%、46.67%、50.00%(均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ST段状况的判断,进一步可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效能,在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阿托品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阿托品(ATR)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组、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Moselleck NMRdel)组、ATR组(3mg/kg)、TAK-715组(10mg/kg 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TAK-715)、ATR+TAK-715组(3mg/kg ATR+10mg/kg TAK-715),NC组、Model组右眼结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2只。4周后,记录各组大鼠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HE染色法行巩膜形态观察;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PCR检测巩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巩膜组织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结果:NC组大鼠巩膜正常;Model组巩膜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稀疏紊乱;ATR组大鼠巩膜厚度增加,胶原纤维直径增加;ATR+TAK-715组大鼠巩膜厚度减小,纤维排列紊乱。与Nwww.selleck.cn/products/cb-839C组巩膜正常相比,Model组眼轴长度、屈光度、IL-1β、IL-6、TNF-α水平、MMP-2 mRNA水平及Wnt、MMP-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TGF-β1、TIMP-2 mRNA水平以及TGF-β1、TIMP-2、p-β-catenin/β-caten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ATR组眼轴长度、屈光度、IL-1β、IL-6、TNF-α水平、MMP-2 mRNA水平及Wnt、MMP-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CP Remediation,TGF-β1、TIMP-2 mRNA水平及TGF-β1、TIMP-2、p-β-catenin/β-caten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AK-715组对应指标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与ATR组相比,ATR+TAK-715组眼轴长度、屈光度、IL-1β、IL-6、TNF-α水平、MMP-2 mRNA水平及Wnt、MMP-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TGF-β1、TIMP-2 mRNA水平及TGF-β1、TIMP-2、p-β-catenin/β-caten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ATR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胞外基质重塑,进而改善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

木丹颗粒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DPN患者70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专业仪器由同一名医师调查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调查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selleck化学著(P<0.05);两组治疗前血Mirdametinib配制糖和血脂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immune gene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两组神经传导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各自MNCV、SN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有效控制其血糖、血脂水平,稳定其病情,在加速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同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鳖甲煎丸调控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信号轴干预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 SNHG5 (long non-coding RNA SNHG5, lncRNA SNHG5) /微小RNA-2hepatocyte proliferation6a-5p (Micro RNA-26a-5p, miRNA-26a-5p)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 信号轴探究鳖甲煎丸干预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epG2细胞内lncRNA SNHG5与miRNA-26a-5p,miRNA-26a-5p与GSK-3β的靶向互作关系。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索拉非尼组(100 mg·kg~(-1)),每组10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28 d,并于不同时间测量裸鼠瘤体积。苏木素-伊红 (haematoxylin-eosin,HE) 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 检测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 及β-catenin mRNA的核酸水平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GSK-3β、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NHG5-WT(野生型)+miRNA NC(内参)组相比,SNHG5-WT+miRNA-26a-5p mimic(更多模拟物)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有意义。与GSK-3β-WT+miRNA NC组相比,GSK-3β-WT+miRNA-26a-5p mimic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有意义。与模型组对比,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有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裸鼠瘤体组织内细胞排列明显稀疏,部分细胞坏死,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lncRNA SNHG5selleck合成、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量均下降,有意义,miRNA-26a-5p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有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的关键蛋白GSK-3β及β-catenin表达量均降低,有意义。结论:鳖甲煎丸可能通过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信号轴,影响肝癌细胞坏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研究为鳖甲煎丸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呼吸训练联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呼吸训练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健康集团淄博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单一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_1(2.31±0.12)L、FEV_1/FVC(83.15±3.27early antibiotics)%、MVV(76.15±3.58)L、LVEMG132核磁F(65.26±3.24)%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6、4.260、6.822、6.484,P<0.001)。干预JQ1采购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运动疗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高胰岛素血症与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TKIs耐药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耐药的相关性,为延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0日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进行诊治的37例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收集患者TKIs治疗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定量(FIQ)、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水平,并由公式确认细节计算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以上指标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分析TKIs治疗前、治疗后达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及耐药后FBG、FIQ、IGF-1、IGFBP-3和HOMA-IR变化值。结果 TKIs治疗前FIQ水平与性别、年龄、基因突变类型、临床分期、颅脑转移情况无相关性。37例患者经TKIs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为59%,疾病控制率(DCR)为100%。37例患者随访期内均发生疾病进展(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08个月。TKIs治疗前的FBG水平与TKIs治疗后达PR或SD及耐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s治疗后达PR或SD的FIQ和HOMA-IR水平与TKIs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programmed death 1后的FIQ和HOMA-IR水平明显高于TKIs治疗前及治疗后达PR或SD(P<0.05)。TKIs治疗后达PR或SD的IGF-1及IGFBP-3水平较TKIs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耐药后较TKIs治疗后达PR或SD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LY2157299体外析显示高FIQ(≥32.24μIU/mL,HR=2.528,95%CI:1.251~5.110)、高HOMA-IR(≥7.70,HR=2.241,95%CI:1.134~4.431)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IQ(≥32.24μIU/mL,HR=2.803,95%CI:1.063~7.393)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一线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耐药后的FIQ水平明显高于TKIs治疗前和治疗后达PR或SD。高胰岛素血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