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NSCLC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NSCLC细胞奥希替尼(osimertinib, Osi)获得性耐药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在耐药细胞中的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癌H1975细胞和Osi耐药H1975/OR细胞,CCK-8法检测Osi和铁死亡诱导剂对两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转录组学检测两种Cross infection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HLF-1与两种肺癌细胞的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不同浓度的Osi可抑制H1975细胞和H1BMS-354825 MW975/OR细胞的增殖,且H1975细胞更敏感。通过转录组学分析,两种细胞在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铁死亡通路差异较为显著。Western blot结果验证HLF-1、H1975和H1975/OR细胞在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铁死亡诱导剂RSL3和Erastin处理后,耐药H1975/OR细胞对其更敏感,而H1975细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细胞H1975和Osi耐药细胞H1975/OR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较多BMN 673抑制剂差异,其中铁死亡通路对Osi的获得性耐药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社会支持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构建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调查了1152名民众。结果发现:(1)民众的心理健康症状(SCL-90总分)显著高于常模组;(2)社会支持及其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与心Bucladesine小鼠理健康两两相关显著;(3)认知重评策略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表达抑制策略则在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这一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COVID-19疫情下民众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疫情下偏低,且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在社会支持和Vorinostat细胞培养心理健康之间均起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对支持的主动利NIR II FL bioimaging用更能有助于民众选择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2011年至2021年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研究现状及进展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UM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 但亚洲UM患者的发病年龄比欧美国家人群更早。随着近Lapatinib配制年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E-616452 UM作为一种罕见的眼内肿瘤, 已逐渐被更多人认识。近10年来, 我国UM研究呈现出数量多、发展快的特点。其中以非编码RNA为代表的分子遗传学方向、UM潜在抗癌药物的前沿发展和中成药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10年中, 我国对于UM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了较完善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 在如免疫治疗等前沿研究方面仍有欠缺之处。在我国眼科研究学者、研究团队的进一步努力下, 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相信能够进一步阐明影响肿瘤的机制, 为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从而为adhesion biomechanics改善我国UM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失败模式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2020年行SABR治疗的ES-NSCLC患者113例。分析其失败模式、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影响复发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 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8(6~108)个月, 全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x-5461.html组患者共45例(39.8Lewy pathology%)出现复发, 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31例患者(27.4%)出现远处转移(DM), 单纯DM 24例(21.2%);局部复发(LR)12例(10.6%), 单纯LR 7例(6.2%);区域淋巴结复发(RR)11例(9.7%), 单纯RR 6例(5.3%);LR+RR 1例(0.9%), LR+DM 3例(2.7%), LR+RR+DM 1例(0.9%), RR+DM 3例(2.7%)。全组患者1、2、3、4、CB-839纯度5年复发率分别是5.4%、16.6%、27.5%、44.0%和5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EGFR突变是复发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SABR治疗ES-NSCLC患者有较高复发率, 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 尤其EGFR突变阳性患者, 建议后续辅助治疗。

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郑州市公立医疗机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各2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对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收集到311名护士的完整资料,其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最低9分、最高36分,平均(21.69±5.47)分;态度评分最低17分、最高42分,平均(30.54±5.91)分;行为评分最低3分、最高14分,平均(8.94±2.70)分。学历(β’=0.291)、职称(β’=2.014)、科室(β’=0.583)、Pexidartinib价格护理工作年限(β’=0.226)、相关培训情况(β’=0.765)、乳腺癌家族史(β’=0.180)、乳腺疾病史(β’=0.657)是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状况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科室(β’=0.307)、护理工作年限(β’=0.462)、相关培训情况(β’=0.479)、乳腺癌家族史(β’=0.448)、乳腺疾病史(β’=0.096)、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1.973)是护士乳腺癌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年龄(β’=0.565)、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相关培训情况(β’=0.126)、乳腺癌家族史(β’=0.357)、乳腺疾病史(β’=0.159)、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2.106)、乳腺癌相关态度评分(β’=2.231)是护Gefitinib-based PROTAC 3使用方法hepatocyte proliferation乳腺癌相关行为状况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的护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HIF-1α调控4-羟基他莫昔芬对乳腺癌MCF-7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该研究通过建立人乳腺癌4-羟基他莫昔芬(4-OHT)耐药细胞系(MCF-7/TR),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selleck合成-1α)对乳腺癌MCF-7细胞4-OHT耐药的影biodiversity change响。方法 采用他莫昔芬的体内活性形式4-OHT建立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TR。MTT实验检测4-OHT对乳腺癌细胞MCF-7、MCF-7/TR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测定耐药指数(RI);Western blot检测MCF-7、MCF-7/TR细胞中HIF-1CFTR抑制剂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AV/PI双染法检测,HIF-1α抑制剂(LW6)或siRNA HIF-1α干预作用后4-OHT对MCF-7/TR细胞的影响以及HIF-1α稳定剂(FG-4592)处理后4-OHT对MCF-7细胞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MCF-7/TR耐药细胞株成功构建,其RI为(5.56±0.80);与MCF-7细胞相比,MCF-7/TR细胞中HIF-1α高表达,且4-OHT作用后MCF-7/TR细胞中HIF-1α的表达水平上调;给予LW6或沉默HIF-1α的表达后,HIF-1α的表达下调增强了4-OHT对MCF-7/TR细胞的抑制作用;给予FG-4592后,HIF-1α的表达上调可降低4-OHT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HIF-1α在乳腺癌MCF-7细胞4-OHT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HIF-1α可能是增加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敏感性的有效途径。

肝恶性肿瘤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继发感染病原菌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肝恶性肿瘤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继发感染的病原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TACE后继发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43例TACE术后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和耐药性情况以及TACE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3例TACE术后继发感染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革兰阴性菌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头孢唑林耐药PLX3397性较高;两组年龄、手术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腹水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术前白蛋白<30.0g/L、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7d、腹水均是影响TACE术后继发感染selleck Galuniserti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恶性肿瘤患者TACE术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规范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调整术前患者身体状况对降低感染风险有利。

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生活质量[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和心理MRTX1133供应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变化,比较干预1个月后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Belumosudil,两组SI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LSBC和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3,84%(2/52),对照组15.38%(8/52),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指导下亲情疏导,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胰腺癌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Cardiac biomarkers20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65例Bucladesine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170例, 女性95例, 年龄(61.0±9.6)岁(范围:28~86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资料、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随访信息。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 将患者分为血脂异常组(n=115)和正常血脂组(n=150)。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或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与胰腺癌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 曲线分析血脂水平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65例胰腺癌患者中, 115例(43.4%)合并血脂异常, 其中以甘油三酯(TG)升高(72.2%)为主。血脂异常组胰腺癌患者中, 体重指数≥25 kg/m2的比例高于血脂正常组[36.1%(26/72)比21.2%(21/99);χ2=INCB018424体内4.643, P=0.031], 肿瘤位于胰头的比例更高[83.5%(96/115)比40.7%(61/150);χ2=49.412, P0.01], T1~2期肿瘤的比例更高[79.1%(91/115)比60.7%(91/150);χ2=10.316, P0.01], 且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升高[36.5%(42/115)比22.7%(34/150);χ2=6.007, P=0.013]。胰腺癌患者中, 血脂异常与肿瘤部位(OR=10.529, P0.01)、体重指数(OR=3.671, P=0.008)有相关性;血脂谱分析发现, 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均与肿瘤部位相关(P值均0.05), 其中TG升高还与体重指数相关(P0.05), 而HDL异常与肿瘤分期有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血脂异常不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的血脂异常以TG异常为主;血脂异常与胰腺癌患者的肿瘤位置、体重指数、肿瘤分期等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有相关性;但血脂异常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影响。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PD-L1、Ki-6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340例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 其中男性195例, 女Adavosertib IC50性145例, 年龄(68.9±6.0)岁。按性别、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等临床参数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超级突变扩增阻滞系统(Super-ARMS)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NSCLC患Universal Immunization Program者中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情况, 对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 EGFR突变阳性率为48.53%(165/340), 以L858R和19del突变最为常见, 分别为56.36%(93/165), 30.30%(50/165)。其中EGFR的突变率在女性、肺腺癌、高分化、Ⅰ+Ⅱ分期患者中较高, 分别为65.52%(95/145)、53.77%(164/305)、56.75%(143/252)、52.53%(135/257)。此外, PD-L1表达阳性率在老年肺非腺癌患者和中/低分化腺癌中较高, 分别为37.14%(13/35), 24.53%(13/53)。PD-L1表达阴性率在Ⅰ+Ⅱ期、淋巴结未转移及Ki-67弱阳性老年NSCLC患者中较高, 分别为89.11%(229/257)、87.63%(248/283)、94.71%(197/208)。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突变与PD-L1及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D-L1:r=-0.22, P0.001;Ki-67:r=-0.32, P0.001)。结论老年NSCLC患者中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呈负相关, EGFR突变与PD-L1表达联合Stem Cells & Wnt抑制剂检测对指导老年NSCLC患者的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